近日,李斌以手机续航为例,指出增大电池虽能提升续航,但会导致设备变重。再类比到电动汽车,车重增加的影响,车辆越重,对道路的压强越大,长期可能加剧路面损耗(如挪威、日本等国按车重征税)。另外,车重增加会抬高安全风险(如制动距离延长),且增大电池会推高全生命周期成本(生产、回收、能耗)。李斌认为,单纯增大电池是短期方案,行业应探索“全生命周期成本”更优的路径,例如蔚来的换电技术和长寿命电池研发(目标电池寿命15年、健康度85%)。但其实丫头认为,道路设计主要考虑重型货车荷载,家用轿车影响可忽略。中国《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明确以2-11类货车(客车、卡车)为设计基准,1类轿车不计入荷载计算。而蔚来75kWh与100kWh电池仅差20kg(约555kg vs 535kg),而普通货车超10吨,若电车压坏马路,那货车或者其他商用车是不是就否该禁行了呢?所以,丫头认为,李斌的言论本质是技术路线与商业立场的表达,但部分论据(如道路损耗)存在夸大之嫌。李斌的核心诉求应该是想推动车企们关注电池效能与可持续性,而非单纯追求所谓的参数。丫头觉得,现在车企太注重轻量化,能耗了,我认为所有的技术都是应该已安全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