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际主要半导体代工制造商及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制造业领导者,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国际)于 2025 年 8 月 7 日公布了截至 6 月 30 日止三个月的未经审核综合经营业绩,同时在8月8日举行了财报业绩说明会。
会上,中芯国际联合CEO赵海军表示,主要由于在国内外政策变化的影响下,渠道加紧备货补库存,公司也积极配合客户保证出货,今年第二季度公司出货量保持增长。
业绩概览:环比微降,同比大幅增长
2025 年第二季度,中芯国际实现销售收入 22.09 亿美元,环比下降 1.7%,但同比增长 16.2%,延续了年度层面的稳步扩张趋势。毛利 4.50 亿美元,环比下降 11.1%,同比大增 69.7%;毛利率为 20.4%,较一季度下降 2.1 个百分点,但较去年同期提升 6.5 个百分点。
按一、二季度未经审核数据计算,上半年中芯国际实现销售收入 44.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0%,毛利率 21.4%,较去年同期提升 7.6 个百分点。
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坦言,本季度平均销售单价环比下降 6.4%,但销售片数环比增长 4.3% 至 239 万片(折合 8 英寸标准逻辑晶圆),“在国内外政策变化的背景下,渠道加紧备货补库存,我们积极配合客户保证出货,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三季度。”
收入结构:中国区为核心市场,消费电子贡献最大
从地区分布看,中芯国际中国区收入占比 84.1%,继续稳居主导;美国区占比 12.9%,同比略有下降;欧亚区占比 3.0%,保持稳定。
在应用领域中,消费电子收入占比最高,达 41.0%,为主要增长动力;智能手机占比 25.2%,同比下降,反映整体市场趋稳;工业与汽车电子占比 10.6%,环比提升 1 个百分点,显示多元化布局见效。
赵海军指出,今年各手机厂商正在纠正年初的出货预测,预计全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但“我们的手机客户今年市场份额在增长,这让我们在手机应用的出货量也能增长。”
模拟芯片与多元化平台拉动增长
模拟芯片当前正处于国产化加速阶段,广泛应用于快充和电源管理等领域。赵海军提到,中芯国际早期已与国内客户建立深度合作,量身定制器件和工艺平台,因此在国产替代过程中获得了增量订单。“我们在模拟芯片上的订单非常稳定,而且是在爬坡。”
此外,图像传感器平台收入环比增长超过两成,射频平台也保持了高增幅。赵海军解释,部分需求确实来自关税不确定性下的提前拉货,“尤其是消费类产品,客户会把未来一年需要的货提前拉到消费地,这样即使关税生效,价格也不受影响。”
但他也强调,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客户市场份额的提升,以及产品组合从单一器件扩展为更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这种结构升级带来的放大效应非常明显。”
进入功率器件领域:满足战略客户的整体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中芯国际近期进入功率器件领域。赵海军透露,过去公司会将客户需求的功率器件转交给其他代工厂,但现在环境发生了变化——国外 IDM 厂商和国内终端客户都希望供应商能够提供更全面的配套产品。“不仅要有 MCU,还要有分立器件、模拟芯片等配套,形成一个完整的 Total Solution(整体解决方案)。”
他强调,公司不会盲目进入产能过剩的细分市场,“我们不会建立客户不需要的产能,而是满足战略客户的需求和部署。”他强调,未来会根据一些国际客户“China for China”的需求,配合建立SiC、GaN等第三代半导体产能。
在汽车电子领域,中芯国际出货量持续稳步增长,涵盖模拟、电源管理、图像传感器、逻辑嵌入式存储等多种车规芯片,二季度整体实现约两成的环比增长。
产能与利用率:持续爬升,紧张状态延续至 10 月
二季度月产能达 99.125 万片(折合 8 英寸标准逻辑晶圆),较一季度增加近 1.8 万片,产能利用率攀升至 92.5%。赵海军表示,“现在的订单情况至少到 10 月份还是超出产能的。”
8 英寸晶圆需求尤其旺盛,一些国内功率半导体客户的月订单从两年前的 2000 片跃升至 2 万片。赵海军指出,中国客户占中芯国际 8 英寸订单总量的 50% 以上,“我们有数十家乃至上百家中国客户都经历了如此快速的增长。”
为缓解紧张,他透露将尽可能引导国内客户向 12 英寸兼容产能转移,同时配合国外客户新产品导入的需求,增加 8 英寸产能。
展望三季度:ASP 有望提升
除此之外,中芯国际二季度经营费用为 2.99 亿美元,环比增长 52.4%,主要受研发费用与行政开办费用增加影响;其他收入净额为 970 万美元,环比下降 75.5%。经营利润为 1.51 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 1.32 亿美元,同比下降 19.5%。
截至二季度末,中芯国际流动资产达 143.99 亿美元,流动比率 1.9、速动比率 1.5、现金比率 0.7,均较一季度改善。有息债务权益比 36.5%,净债务权益比 -3.4%,资金储备充足。
赵海军表示,预计三季度收入环比增长 5% 至 7%,毛利率维持在 18% 至 20%。他补充称,12 英寸产品将取消打折,销售占比有望持续提升,从而推高 ASP。虽然四季度是传统淡季,但产能紧张的情况预计会延续,“客户获取市场份额的能力是持续的,我们对全年订单很有信心。”
总体来看,中芯国际二季度在模拟芯片、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加快,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虽然短期利润因费用上升承压,但中芯国际稳健的财务结构、旺盛的市场需求以及新业务拓展,显示出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竞争力的持续增强。
点这里👆加关注,锁定更多原创内容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芯闻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芯闻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推荐阅读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