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肉毒素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趋势分析:在颜值经济与医疗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肉毒素行业市场需求持续上涨[图]

智研咨询 2025-08-12 09:00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肉毒素行业相关概述

肉毒素是肉毒杆菌产生的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原先用于治疗面部肌肉痉挛和其他肌肉运动紊乱症,用它来麻痹肌肉神经,以达到停止肌肉痉挛的目的,后来被应用于医学美容。肉毒素可以阻断神经与肌肉间的神经冲动,使过度收缩的小肌肉放松,进而达到除皱的效果。或者是利用其可以暂时麻痹肌肉的特性,使肌肉因失去功能而萎缩,来达到雕塑线条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去皱和瘦脸。但值得注意的是,肉毒素本身是一种有毒物质,如果在剂量上没控制好,那么在注射肉毒素时就会有危险。目前,市面上肉毒素的使用剂量仅仅是其最大安全剂量的百分之一。

资讯配图

肉毒素一般可以分A型肉毒素、B型肉毒素、C型肉毒素、D型肉毒素、E型肉毒素、F型肉毒素、G型肉毒素7种类型。肉毒素中的A型肉毒素一般是具有麻醉、阻断神经等效果,通常被用于瘦脸针、瘦腿针等针剂之中。其中的B型肉毒素、E型肉毒素具有改善皮肤、淡化皱纹等作用。D型肉毒素与C型肉毒素一般用于制作灭鼠剂。F型肉毒素、G型肉毒素被用的比较少。

资讯配图

从发展历程来看,肉毒素行业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56-1985年萌芽期,该阶段主要依靠国外文献和资料,从进行基础研究和药物开发到肉毒素疗效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第二阶段1986-2015年启动期,中国肉毒素的生产形成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发展;目前中国肉毒素市场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注重肉毒素的质量,且强调监管。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肉毒素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肉毒素行业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肉类、乳制品、蛋类等含有丰富蛋白质的原料,然后通过发酵培养、提取、纯化、灭活等步骤,最终制成肉毒素制剂。下游是指肉毒素的应用领域,主要应用于医美、医疗等领域,这些领域的机构通过门店、电商、第三方转诊和搜索引擎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整体来看,从上游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各环节紧密相连,共同推动了肉毒素市场的健康发展。

资讯配图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的外貌成为了重要的社交资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人们展示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娱乐,而外貌往往成为他人评价的第一印象。这种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貌,并希望通过医美手段来改善和提升。特别是在一些对外貌要求较高的行业,如娱乐、模特、公关等,医美几乎成为了职业发展的必修课。在这样的环境下,医美成为了一种提升自信、改善形象的有效手段。同时,医美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推动了新型医美项目的不断涌现,如光子嫩肤、水光针、线雕等,这些项目以其安全、无痛、效果显著的特点,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此外,消费者观念的转变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敢于尝试医美,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加。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医美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880亿元,同比上涨8.03%。而肉毒素作为医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因其出色的神经阻断作用,迅速成为抗衰老和轮廓调整的关键产品之一。特别是在面部去皱和瘦脸方面,肉毒素的应用前景广阔。

资讯配图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肉毒素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资讯配图

肉毒素行业发展现状

肉毒素作为非手术类医美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肉毒素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19亿元,到了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9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6.6%。这表明,在颜值经济的影响下,消费者对于改善外貌的需求持续增长,而肉毒素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成为了许多求美者的首选。预计未来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和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尝试医美服务来满足自己对外表的要求。此外,肉毒素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除皱瘦脸外,还可以用于治疗偏头痛、肌张力障碍等多种疾病。适应症的多样化将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的增长。

资讯配图

目前我国肉毒素市场呈现“六分天下”的格局。保妥适最早上市,长期以来在中国市场(尤其是在高端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衡力性价比高,在中低端市场竞争力强;乐提葆近年来受年轻消费者青睐,迅速崛起;吉适、西马也逐渐获得认可;达希斐作为新品,因长效性优势未来潜力巨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产品已经进入了临床末期阶段,像华东医药与重庆誉颜制药战略合作产品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YY001即将进入新药注册阶段,君合盟生物JHM03即将进入Ⅲ期临床,另外,大熊制药、爱美客、精鼎医药、康哲药业、昊海生科等企业的在研产品也在着手提升,由此来看,肉毒素市场的获批进程整体加快。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肉毒素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肉毒素市场竞争激烈,但仍有广阔空间供新兴企业参与。目前,市场上已涌现出一批具有强大实力的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等方式,占据了市场的领先地位。然而,随着市场的持续扩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新兴企业仍有机会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打破市场格局,实现快速发展。目前,行业内相关企业主要包括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爱美客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

资讯配图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直接运营的业务包括制药、医疗器械、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并通过参股国药控股覆盖到医药商业领域。制药业务为本集团核心业务,包括三大业务:创新药业务、成熟产品及制造业务以及疫苗业务。医疗器械业务已构建形成以医疗美容产品、呼吸健康产品、专业医疗产品为核心的三大业务分支。医学诊断业务以生化诊断为基石,并积极拓展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病理诊断以及居家检测试剂的研发、销售等。医疗健康服务业务包括以大湾区为重点的综合性医疗机构以及康复专科连锁。从企业经营业绩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20亿元,同比下滑7.26%;归母净利润7.65亿元,同比增长25.42%。

在肉毒素方面,2023年4月,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获许可产品 RT002(即DaxibotulinumtoxinA 型肉毒杆菌毒素)用于暂时性改善成人因皱眉肌/或降眉间肌活动引起的中度至重度皱眉纹的药品注册申请于近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受理。这也意味着,复星医药半只脚踏进了肉毒素领域。到了2024年9月,RT002获批上市,复星医药在医美行业的地位更加稳固。

资讯配图

爱美客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2020年9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从事生物医用材料及生物医药产品研发与转化的创新型领先企业。公司历经20年的发展,已上市的主要产品为Ⅲ类医疗器械,拥有11 款Ⅲ类医疗器械产品,应用于医疗美容的皮肤注射、填充和治疗领域。2024年,公司多个在研医疗器械、药品等管线产品获得进展。其中:用于纠正颏部后缩的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获得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重组透明质酸酶、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去氧胆酸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米诺地尔搽剂、利多卡因丁卡因乳膏、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得受理,进入审评阶段。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上涨21.41%;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达到0.59亿元,同比上涨1.65%。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肉毒素行业发展趋势

1、行业渗透率不断提升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的追求不断升级,医美市场整体渗透率将持续提升,肉毒素作为基础且有效的医美产品,市场需求将随之增长。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医美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医美知识的普及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并尝试医美治疗,肉毒素在除皱、瘦脸等方面的应用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同时,年轻一代消费者对医美接受度更高,消费群体的年轻化趋势也将推动肉毒素市场需求增长。年轻消费者更加注重外貌形象和自我保养,对肉毒素等轻医美项目的需求逐渐增加,他们追求便捷、高效、安全的美容方式,肉毒素正好符合这些需求特点。

2、行业监管力度增强

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肉毒素的研发与生产,但与此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这一领域的监管力度。例如,《关于加快推进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进一步加强对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的管理,确保药品全流程可追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严格的审批制度和质量控制措施有助于净化市场环境,减少非法产品流通,从而促进正规肉毒素产品的健康发展。未来,随着肉毒素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以进一步加强对肉毒素的监管。

3、重组A型肉毒素将是未来发展趋势

重组A型肉毒素具有生物风险低、高纯度、免疫风险低、生产效率高、产能可控等优势,可破解天然A型肉毒素存在的限制成为新一代肉毒产品。传统的天然A型肉毒素由于分子结构确定,主要应用场景已基本开发。而重组A型肉毒素在重组蛋白技术上,可进一步与分子异构、融合蛋白等技术联合应用,对A型肉毒素的分子结构及作用靶点进行分析与调控,从而针对实际需求开发出起效更快、效期更长、注射更精准、使用更方便、弥散度可调控等的新型肉毒素。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肉毒素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 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往期推荐



有奖问卷丨

“十五五”润滑油液标准调研启动 



智研推荐丨2025年

中国非粮生物基材料行业研发现状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



智研推荐丨2025年

中国润滑油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 



智研推荐丨

2025年中国首发经济产业发展报告



智研推荐丨2025年

中国西部地区政府工作报告梳理及各地区新质生产力研判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中国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平台

智研咨询(www.chyxx.com)专注产业咨询十五年,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专业服务机构。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市场地位证明、专精特新申报、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企业排行、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资讯配图

智 研 产 研 中 心

深度剖析  全景思维  优质服务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部分案例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智 研 咨 询 优 势

专业   严谨   权威   客观

资讯配图

15年产业研究经验


资讯配图

自主研发数据库


资讯配图

10000+客户选择


资讯配图

100+团队成员


资讯配图

质量领先保障


资讯配图

精密准确的研究方法


资讯配图

权威资质


资讯配图

99.9%客户满意率


资讯配图

完善的售后保障

资讯配图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医疗 驱动
more
先进封装驱动玻璃基板崛起:后摩尔时代芯片封装新机遇
驱动 AI 数据中心热潮的五大核心要素
存算一体成AI玩具芯片核心驱动力
VLSI 2025:从原子仿真到3D DRAM的技术革命(一)数字孪生驱动半导体制造革新
人工智能辅助的中医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及驱动因素
AI驱动服务器处理器市场升温,海光信息净利营收超4成显韧性
2025年全球动力类电池市场规模及驱动因素
晓莺说:AI驱动车载语音革命
论坛直击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开源论坛顺利举办——以开源为引擎,以人才为内核,上海构筑全球AI高地“双轮驱动”新格局
「重磅」Sci.Robot最新封面:史上最大由人类肌肉驱动的机械臂,人机融合取得新突破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