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机器人大会(WRC)最深刻印象公司

Xbot具身知识库 2025-08-14 17:31

The future is already here – it’s just not evenly distributed.(未来已至,只是还未流行)

总的来说,今年行业整体相比去年有了显著进步——去年大家能让机器人“站起来、走起来”就已经不容易,而今年已经开始频频上演各种“花活”,在技术和场景上都更大胆、更多元。

我总结了几个我认为值得重点关注的亮点案例和趋势,欢迎大家进一步交流探讨。



最落地:灵巧操作的落地应用是关键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实际落地应用方面走在行业前列。早在去年,他们便率先在商超场景开展应用探索,今年在商超场景,能够根据消费者指令自主前往货架拿取商品并放入购物筐;在纺织车间,它化身“工人”抓取面料并将其平整铺开。

这些涉及灵巧操作的任务对机器人的感知、控制和协作提出更高要求,更契合当前这一轮行业发展的突破重点。相比之下,目前许多人形机器人仍主要执行巡检、分拣、搬运等搬运类任务,而搬运类的任务并不适合人形结构:双足搬运效率远低于轮式,即使是轮臂类的人形也很难和之前的复合机器人竞争。这一轮技术发展应该集中于灵巧操作的落地应用。

资讯配图



最大厂:大厂首现 WRC


今年,京东机器人成为首个进入 WRC 的大厂,表演内容包括零售、搬运等。京东不仅在 2025 年 3 月成立了专门的智能机器人业务部门,还在短短三个月内连续投资了帕西尼、智元机器人、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RoboScience 等 6 家具身智能创业公司。

而字节、阿里、腾讯、华为等公司虽然未出席本次大会,但在具身智能方向都加大了投入力度:腾讯早在 2018 年成立了 Robotics X 实验室正式入局机器人领域,今年也相继投资了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等企业;蚂蚁集团则广泛投资了宇树科技、星海图、灵心巧手等涵盖整机与零部件的具身智能项目。

可以预见,随着这些科技巨头陆续释放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和产品成果,行业格局有望发生深刻变化。

资讯配图



最受欢迎:机器人娱乐项目掀起观众热潮


在娱乐层面,今年宇树科技在拳击项目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可能是看中了拳击的观赏性。与此同时,加速进化则在推进机足球机器人项目,这两项成为今年最受关注、观众最多的机器人娱乐项目。

从商业模式看,机器人娱乐正展现出不俗的市场潜力。过去几年,宇树科技凭借四足机器人在教育科研市场斩获了可观营收,有了教育市场的成功经验,宇树开始将目光部分转向娱乐领域。虽然机器人搏击、机甲格斗等目前称不上大众化的“国民项目”,但其观赏性和话题度蕴含着较高商业价值。

例如,本次 WRC 的机器人擂台赛吸引了五六层人群围观,成为展会流量焦点。未来若将此类赛事包装为固定赛事 IP,配套门票、转播、赞助等商业模式,完全可能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同理,机器人足球赛在 RoboCup 等赛事中规模尚小(早年国际赛参赛队也不过十余支),但随着大众对机器人表演接受度的提高和赛事影响力的扩大,机器人娱乐有望逐渐从“小众炫技”成长为具有商业可持续性的细分市场。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算法创业团队最值得借鉴:桥介数物的轻量快速切入模式


桥介数物的业务模式是为各类公司提供机器人运动控制方面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桥介数物成立于 2023 年 5 月,定位为通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即机器人小脑)研发商。该团队抓住了行业对高水平运动控制算法的迫切需求,与各类机器人厂商合作,为其提供底层运动控制算法开发支持和人才培训服务,从而快速实现商业变现。

从我的角度看,对于个人开发者或小型算法团队而言,桥介数物的路径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如果具备一定的算法与技术积累,就有机会通过类似的模式快速切入市场,实现商业化落地。



硬件创业团队最值得借鉴:方舟无限的海外市场打法


方舟无限是在硬件创新领域表现突出的公司之一。他们选择专注海外市场,通过在国内整合伺服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供应,打造高性价比的机器人产品,然后主攻海外需求旺盛但价格敏感的细分市场。

凭借供应链成本优势和灵活打法,中国的机器人初创企业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开辟新蓝海。硬件不出海,基本没出路。

资讯配图



最顺滑遥操作:星尘智能的绳驱动远程操控


星尘智能是在遥操作体验上做得最为丝滑的一款机器人。无论是动作的流畅度、延迟控制,还是操作过程中的细腻反馈,都体现出极高的技术打磨水平。

其中,绳驱动在遥操作中的先天优势,也是其操控顺畅的重要原因之一。简单来说,S1 的关节由电机牵引腱绳(类似肌腱)来驱动,赋予其类似生物肌肉的柔顺性和缓冲特性。

可以预见,遥操作将成为未来机器人应用的重要热点——它不仅能在短期内实现高价值落地,还能为数据采集、远程作业等场景提供长期的技术基础。



最 VLA:端到端自适应智能


星海图的叠被子项目是最能体现 VLA 特性的案例之一。

判断一个机器人系统是否真正具备 VLA 能力,有一个直观标准——任务失败后的反应时间:

  • 如果机器人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偏差或失败后需要较长时间重新规划、迟迟没有动作,往往说明系统主要依赖离线训练好的模型按部就班执行,缺乏在线自适应;

  • 相反,如果一旦出现偏差便能瞬时调整动作,意味着机器人可能具备了端到端的感知决策闭环,可以像人一样即刻做出纠正决策。

当然,大会上一些 VLA 系统也能做到类似的即时反应,但多数仍局限于操作台等受限场景,在任务泛化能力上有待加强。



最有前景的零部件:灵巧手引领未来蓝海市场


灵巧手仍然是未来的蓝海市场。现在虽然有不少团队在做,例如灵巧智能、灵心巧手,以及因时等公司,整体而言,该领域尚未形成统一的设计方向和行业标准,不同团队在技术路线和方案上存在较大差异:

  • 的采用刚性连杆机构的五指机械手,强调关节力矩和速度以适应工业搬运;

  • 有的则走柔性仿生手路线,采用腱绳驱动配合触觉传感,更加接近人手的运动方式,注重安全性和多模态感知。

再如,关于触觉传感器和力控模块的安装位置,各家也有不同做法:

  • 有的将力传感器置于指尖获取精细触觉;

  • 有的安装在腕部测量整体受力。

在标定方法和控制算法上,不同团队也各有体系。很多厂商的产品更像是硬件展示,较少体现完整的操作算法能力。技术路线尚未趋同的情况下,机会很多。传统的刚性夹爪虽然已经能够完成许多工业作业,但功能有限,很难胜任更加多样化、精细化的任务需求,早晚是要被淘汰的。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苹果扩展AI布局:Siri革新、桌面机器人、智能家居与家用安全装置
剑指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卓益得双线高光敬请期待!
中国工业机器人区域竞争力图谱:长三角全链领跑,珠三角场景突围
千亿市场中的新“爬虫”:高空机器人
苹果 AI 机器人全家桶曝光:会演戏的「皮克斯台灯」,服务全家人的「监控摄像头」
为了机器人一代 |CyberRobo的WRC2025之旅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丨46分钟开幕式、主题曲MV、直播预告来了!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通用多模态视觉感知系统,Humanoid Occupancy 建立多模态环境理解新范式
2025年中国具身机器人行业市场深度分析:产业链、下游分析、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圆满闭幕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