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传感器行业概述
磁传感器是把磁场、电流、应力应变、温度、光等外界因素引起敏感元件磁性能变化转换成电信号,以这种方式来检测相应物理量的器件。磁传感器按原理分为霍尔(Hall)传感器和磁阻传感器两类,其中,磁阻传感器又分为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巨磁阻传感器和隧道磁阻传感器。

霍尔传感器主要利用霍尔效应,即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半导体时,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生附加电场,从而在半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势差,来检测磁场的强度。霍尔传感器利用霍尔效应的原理制作,主要有线性型霍尔传感器、开关型霍尔传感器和磁力计三种。

磁阻传感器主要是在器件内构造薄膜,即给通以电流的材料加以与电流垂直或平行的外磁场,其电阻值会有所增加或减少。基于这一物理效应,磁阻传感器芯片能够精确测量电流、位置、方向、角度等物理信号。磁阻传感器按不同原理可分为各向异性磁阻(AMR)传感器、巨磁阻(GMR)传感器和隧道磁阻(TMR)传感器。


磁传感器行业技术发展
霍尔技术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首个霍尔传感器于1960年代问世。随着CMOS等集成电路工艺的发展,霍尔传感器以其原理简单和制造成本低的优势,快速成为低成本磁场感测的主流传感器,目前已成为市场上份额最大的磁传感器芯片,在中国市场占有约69%的份额。但霍尔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需要集成聚磁环结构来改变感应方向等。在此背景下,基于磁阻效应的磁传感器逐渐受到关注。
磁阻效应早在1857年就被发现和验证,但受限于薄膜技术的发展,其商业化进展相对滞后。随着IBM突破磁性薄膜技术的量产门槛,AMR传感器得以成为最早商业化的磁阻传感器,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磁阻传感器,检测频率、检测精度以及信噪比等指标均优于霍尔传感器。1988年GMR原理被首次发现,后续由IBM推出了首颗GMR传感器芯片并应用于硬盘磁头;2014年,TDK推出了世界首款TMR传感器,同样应用于硬盘磁头。
综上,霍尔传感器、AMR传感器、GMR传感器和TMR传感器都是磁传感器中的代表性产品,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根据需求进行综合考量。霍尔传感器目前仍在实际应用中占据最高市场份额,AMR、GMR、TMR等磁阻传感器凭借高灵敏度等特点,预计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推广,但其实际应用仍存在亟待攻克的技术瓶颈。


磁传感器行业产业链
磁传感器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和核心组件供应商,包括磁性材料(如永磁体、软磁材料)、半导体材料(如硅砷化镓)、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以及生产设备(如磁控溅射设备)。产业链中游为磁传感器制造商,负责设计、生产和封装磁传感器。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医疗器械、安防监控等。

磁性材料是磁传感器的重要上游原材料,主要用于制造磁传感器中的核心部件。磁性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在信息时代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基建的建设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应用领域的发展,为我国磁性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约为820.22亿元。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可再生能源及智能电网等领域的持续突破,磁性材料产业将迎来更强劲的增长动能。

汽车电子是磁传感器的重要应用领域。在汽车电子领域,磁传感器用于电池管理、电机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等关键部件,尤其在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推动下,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1-4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17.5万辆和10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8%。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46.2%。未来,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磁传感器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为行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磁传感器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

磁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
磁传感器,作为现代电子系统不可或缺的感知元件,能够通过捕捉磁场变化来精确测量物理量,如速度、位移、角度和电流等。其卓越的寿命、可靠性和性价比,使得它在众多应用中脱颖而出。近年来,中国磁传感器市场持续保持稳健增长。数据显示,中国磁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7.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9.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87%。这一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持续需求以及新兴技术的应用。例如,在智能手机中,磁传感器用于自动旋转屏幕和无线充电功能;在电动汽车中,它们被应用于电池管理和电机控制。此外,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快速发展,磁传感器也越来越多地用于智能门锁、智能家电等领域,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加。未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深度融合,磁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宽。

目前,磁传感器市场主要由霍尔效应传感器(Hall Effect Sensors)、各向异性磁电阻(AMR)传感器、巨磁电阻(GMR)传感器和隧道磁电阻(TMR)传感器主导。其中,霍尔传感器凭借其成熟的工艺和成本优势,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近年来,得益于稳定的性能和较高的性价比,霍尔传感器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中也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数据显示,霍尔传感器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0.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5.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84%。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等下游应用需求的持续释放,以及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崛起,霍尔传感器市场有望维持稳定增长态势。

磁阻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磁场发挥作用的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可以测量磁场的大小和方向。与普通传感器相比,磁阻传感器有很多优点,如耐温性、稳定性、坚固耐用的性能和经济实惠。当前,磁阻传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和生物技术等行业。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和自动驾驶技术加速发展,汽车产业对高精度磁阻传感器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直接带动了整个市场规模的高速扩张。据统计,磁阻传感器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6.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0.96%。
从细分情况来看,近年来,随着各向异性磁阻(AMR)技术的成熟推广,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凭借高性能、高性价比等综合优势,市场规模迅速提升。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3.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4.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4.98%。巨磁阻(GMR)传感器作为传感技术领域的佼佼者,以其独特的优势和高度的应用价值,正在全球市场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潜力。据统计,巨磁阻传感器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4.55%。隧道磁阻(TMR)传感器,作为磁传感技术的新范式,正以其无可比拟的性能优势,引领市场向更高精度、更低功耗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迈进。随着智能汽车、消费电子和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隧道磁阻传感器市场需求激增,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潜力。据统计2024年隧道磁阻传感器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4亿元增长至13.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6.07%。


磁传感器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全球磁传感器市场主要由美国、日本和欧洲公司主导,行业龙头包括Allegro、英飞凌Infineon、迈来芯Melexis、AKM和东电化TDK等;国产参与者包括矽睿科技、灿瑞科技、美新半导体、多维科技、比亚迪半导体、纳芯微、艾为电子、赛卓电子、麦歌恩等。不同于MEMS传感器定制化的生产工艺和封装,磁传感器(霍尔为主)使用标准的CMOS晶圆生产工艺,具备相对成熟且充足的产能资源,因此行业参与者均采用晶圆代工,自主封装的业务模式。

1、上海灿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灿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高性能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及模拟集成电路研发设计、封装测试和销售业务。公司在建立完善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体系的同时,拥有全流程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服务能力,涵盖晶圆测试、芯片封装、成品测试等环节,为公司主营业务产品提供质量和产能保障,也为公司持续快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公司目前已形成芯片设计及封装测试服务两类业务相互协同的产业布局。公司目前拥有电机驱动芯片、磁传感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多样化传感器及数模混合芯片矩阵,具有全流程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服务能力,形成了Fabless+封装测试的业务模式;产品应用范围广阔,已全面覆盖智能手机、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智能安防、医疗设备、物联网、可穿戴移动终端等主流应用场景。数据显示,2024年灿瑞科技集成电路营业收入为5.64亿元,同比增长24.23%。

2、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公司。公司以“感知”“驱动”未来,共建绿色、智能、互联互通的“芯”世界为使命,坚持“可靠、可信赖、持续学习、坚持长期价值”企业价值观,致力于为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连接提供芯片级解决方案。公司专注于围绕下游应用场景组织产品开发,聚焦传感器、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三大产品方向,提供丰富的半导体产品及解决方案,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泛能源及消费电子领域,目前已能提供3300余款,其中麦歌恩可供销售的产品型号为1000余款。数据显示,2024年纳芯微集成电路营业收入为19.47亿元,同比增长49.31%。


磁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
1、高灵敏度
中国磁传感器行业正不断提升产品灵敏度,以满足精密测量和微弱磁场检测需求。通过优化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新型磁阻传感器和霍尔元件的灵敏度显著提高,可精准捕捉微小磁场变化。在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和消费电子领域,高灵敏度传感器助力实现更精准地位置检测和运动控制。未来,随着纳米材料和量子技术的应用,灵敏度将进一步提升,拓展其在科研和高端制造中的应用场景。
2、温度稳定性
磁传感器的温度稳定性对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中国磁传感器企业正通过改进材料配方和温度补偿算法,减少温漂对性能的影响。例如,采用温度自校准技术和宽温区磁性材料,使传感器在-40℃至150℃范围内保持稳定输出。这一特性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和能源装备中尤为重要,未来将进一步优化以适应更严苛的工况需求。
3、小型化
微型化是磁传感器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适用于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终端。通过MEMS工艺和集成化设计,传感器尺寸大幅缩小,同时保持高性能。例如,微型霍尔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和TWS耳机。未来,随着封装技术的进步,更小体积的传感器将推动其在医疗植入和微型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
4、低功耗
低功耗设计是磁传感器在电池供电设备中普及的关键。通过优化电路结构和采用休眠模式,功耗可降至微安级。TMR传感器因其高灵敏度与低功耗的结合,成为智能家居和便携设备的理想选择。随着物联网终端数量的爆发,低功耗技术将进一步降低系统能耗,延长设备续航时间。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磁传感器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
● 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往期推荐


中国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平台
智研咨询(www.chyxx.com)专注产业咨询十五年,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专业服务机构。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市场地位证明、专精特新申报、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企业排行、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智 研 产 研 中 心
深度剖析 全景思维 优质服务










部分案例







智 研 咨 询 优 势
专业 严谨 权威 客观

15年产业研究经验

自主研发数据库

10000+客户选择

100+团队成员

质量领先保障

精密准确的研究方法

权威资质

99.9%客户满意率

完善的售后保障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