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贵阳——在今日举行的2025数博会“北斗与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化”交流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位秋指出,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现代领域,产业链辐射面广,发展潜力巨大,但其持续健康发展亟需进一步的政策引导与支持。朱位秋院士表示,低空经济不仅涵盖传统的通用航空业态,更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新型低空生产服务方式,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等先进技术与经济社会活动深度融合,正形成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其产业链条庞大,涉及低空制造、航空器及零部件研发、低空飞行、生产作业、公共服务、航空消费以及低空保障等多个方面,辐射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前沿产业,产业联动效应显著。“低空经济要实现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朱位秋强调,当前在基础设施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通用机场数量不足、设施不完善、标准有待提升,制约了低空飞行活动的广泛开展。此外,他指出,人才和技术创新是推动低空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亟需加强相关领域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推动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面对国家战略机遇,朱位秋呼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低空经济迈向更高水平。朱位秋院士的发言为低空经济的未来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指引。随着央地政策持续加码和产业生态逐步完善,低空经济有望成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搜集、整理、编辑:张梓桐,责任编辑:张璐商务推广、资讯发布、人物访谈、产品展示,请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