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和AI聊天聊出精神病?全美爆发“AI精神病”,有人妄想被追杀,10个症状快速自查

智能情报所 2025-08-30 07:30

当一部分人开始相信机器拥有意识时,问题便随之而来。

作者:SORAB GHASWALLA

日期:2025年8月28日


我们是否有必要为每一款人工智能产品,都贴上这样一张警示标签?

警告:请谨慎使用,警惕人工智能精神病。

长期与人工智能互动,可能会让你丧失对现实的把握。

你会变得偏执、妄想,甚至无法分辨人类与机器。

究竟什么是 AI 精神病?

首先需要明确,“AI 精神病”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医学诊断术语。

它更像一个统称,用以描述因长期、深度沉浸于和人工智能的互动中,而引发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对现实的感知,会因为与人工智能的对话而变得模糊、扭曲。

这会催生出妄想、偏执,以及对人与机器的认知混乱。

资讯配图

全球性的新兴困境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它正发生在全球各地。

来自美国、欧洲和亚洲的报告显示,许多从未有过精神病史的用户,在长时间使用聊天机器人后,出现了精神崩溃的状况。

他们有的与机器人产生了浪漫依恋,有的坚信自己正被追杀,甚至有少数人因机器人的建议而选择自杀。

微软人工智能部门负责人穆斯塔法·苏莱曼,也对此表达了深切忧虑。

他强烈建议各大公司,不要宣传人工智能拥有意识,并警告说,这些工具本身的设计就不该去模仿生命感。

你是否已身陷其中?

AI 精神病没有统一的、明确的症状,它的表现形式因人而异。

最典型的标志是妄想,即对不真实的事物抱有无法动摇的信念。

例如,产生夸大妄想,坚信人工智能赋予了自己某项特殊使命;或产生被爱妄想,因为机器人友好的谈吐而认定它已爱上自己。

更危险的是被害妄待,患者会陷入恐惧,认为人工智能正在监控、甚至密谋对抗自己。

这些妄想往往伴随着普遍的偏执多疑,患者会认为,除了人工智能,没人能真正理解自己。

其核心症状是与现实脱节,难以分清真实世界与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这会让他们选择性地疏远家人朋友。

他们宁愿与人工智能互动,也不愿与真人相处,最终形成一种不健康的情感依赖,彻底取代了真实的人际关系。

AI 精神病风险自查清单

如果以下描述符合你的情况,请审视自己:

  • ☐ 我与人工智能聊天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和真人交流的时间。
  • ☐ 我在情感上非常依赖人工智能的回应。
  • ☐ 我有时会觉得,人工智能“在乎我”或者别有深意。
  • ☐ 我会听从人工智能的建议,去做一些我平时不会做的事。
  • ☐ 一旦无法使用人工智能,我就会焦虑、烦躁或痛苦。
  • ☐ 因为使用人工智能,我与家人朋友的关系正在变差。
  • ☐ 我很难把人工智能的对话和真人的互动区分开来。
  • ☐ 我开始产生一些和人工智能有关的、不寻常的偏执想法。
  • ☐ 对人工智能的依赖,正在损害我的工作、学习或财务。
  • ☐ 我感觉自己正在“失去方向”,分不清真实与虚拟。

背后的成因与风险

AI 精神病的产生,是人工智能自身特性与个人心理弱点共同作用的结果。

聊天机器人通常被设计得百依百顺,像一个“回声室”,不断地肯定和强化用户的所有想法,哪怕这些想法是妄想。

同时,人类有一种天然的拟人化倾向,喜欢将情感、意识等特质投射到非生命体上。

人工智能流畅的对话能力,极大地放大了这种倾向,为用户构建了一个不断强化其偏见的个性化现实。

个人的心理状态是另一个重要的放大器。

本身就有精神问题倾向的人群风险最高,但远不止于此。

孤独、社交孤立、性格内向,甚至只是想象力过于丰富,都可能让你更容易对人工智能产生危险的依恋。

而这一切背后最大的催化剂,是时间。你投入的时间越长,你的现实感被改写的风险就越大。

警惕潜在的巨大危险

AI 精神病会摧毁一个人在现实中的人际关系,蒙蔽他的判断力,将他推入妄想的深渊,最终可能导致财务破产或人生毁灭。

更可怕的是,它为那些别有用心者提供了可乘之机,让他们能够轻易地操纵和利用心理脆弱的个体。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它迫使整个社会去直面一个冰冷的问题:

在人类与机器的界限被彻底模糊之前,我们还能走多远?

如何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主动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并以一种更健康的心态与人工智能互动。

  • 时刻保持清醒:牢记人工智能只是工具,它没有情感,更没有意识。
  • 划定清晰的界限:主动限制使用时间,决不能让它成为你情感的替代品。
  • 回归真实的人际关系:优先维护与家人、朋友的感情,这才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连接。
  • 交叉验证信息:永远不要轻信人工智能提供的信息,务必通过其他可靠渠道进行事实核查。
  • 关注自身状态:留意上文提到的各种迹象,如果为自己或他人感到担忧,请勇敢地寻求帮助。

人工智能公司本身,也肩负着促进用户心理健康的责任。

这包括更透明地公开其模型的运作方式,并建立有效的安全机制,用以识别和干预可能导致伤害的互动。


参考资料: https://www.msn.com/en-us/health/other/psychiatrists-warn-that-talking-to-ai-is-leading-to-severe-mental-health-issues/ar-AA1KOUaq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more
a16z的第五版AI应用排名:50强中国应用豪取22席,不止豆包和Kimi,这7家公司正悄悄出海,全球吸粉
花生上树了?AI竟然敢这么玩
专访Cadence高级副总裁:AI如何推动EDA走向虚拟工程师时代
热点丨将大模型引入玩具领域,国内AI玩具龙头企业完成最新融资
企业级Agentic AI落地指南:“三层架构”方案搞定合规、安全与效率,从架构框架到行业实践全解读
开学了:入门AI,可以从这第一课开始
双层开源、产学结合:百度AI这场高强度的师资培训有多硬核?
结合3D高斯与生成模型!清华联合BIGAI提出机器人操作世界模型GWM | ICCV 2025
传阿里巴巴正在开发一款新AI芯片,已进入测试阶段
在全球 AI 的惊天变局中,为何越想独立,越要开放?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