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人工智能、芯片等行业
欢迎各位客官关注、转发

截至2024年,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达830万标准机架。全国算力总规模超过280 EFLOPS,居全球第⼆位。
智能算力规模达90EFLOPS,占比超过30%,比2019年增⻓近13倍,年均增速约90%,占全国算力比重接近30%。
在地缘政治和安全背景下,中国将算力自主可控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键核心芯片和算力基础设施去"卡脖子"化成为战略⽬标。
基于国家《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先进地区设立明确的国产化指标,比如⽬标2027年智算规模中≥70%由国产算力提供,力求摆脱对进口高端GPU/CPU的依赖。
本⼟厂商推出高性能AI芯片,性能逐步逼近国际领先水平。比如华为昇腾系列芯片已在鹏城云脑等超算中规模部署,寒武纪推出思元系列AI芯片,壁仞科技的BR100通用GPU部分实现对A100级别芯片的国产替代。
同时,以九章智算云为代表的新一代云智算平台已经实现了对国产化主流GPU/NPU芯片的充分适配。
"碳达峰、碳中和"⽬标倒逼算力设施走向绿色低碳。⼯信部明确要求新建大型数据中心PUE应降至1.3以下,业内超大型智算中心更以PUE≤1.2为设计标准。
各地审批新算力项⽬时将能效和碳排放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绿色算力已从倡导走向硬性指标约束。
2025年中国AI算力基础设施六大关键趋势:
①自主可控算力:国产芯片和软硬件生态建设加速,算力自主权建立。
②绿色算力:强调能效和清洁能源,液冷技术加速落地,推进算力碳中和。
③跨区域算力互联:打造全国算力网络,实现异地算力协同和调度。
④智算云平台"双轨制":通用型和垂直行业型AI算力平台并进,满足多元用⼾需求。
⑤LLM+知识库激发算力新需求:大模型与领域知识结合,催生垂直领域的新型算力需求。
⑥算力云化加速,普惠发展:算力以云服务形式供给的模式全⾯普及,算力租赁市场高速增长。
以下是《2025年中国AI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趋势洞察》报告部分内容:







公众号后台回复《2025年中国AI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趋势洞察》,即可获得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刊发稿件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回复,我们收到信息后会在24小时内处理。
推荐阅读: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勾搭:
18948782064
请务必注明:
「姓名 + 公司 + 合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