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古晓婷
作为一家专注于半导体领域的智能机器人、物联网及工业4.0系统研发的企业,今年上半年,捷螺智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其第三代窄体万向轮 AMR 突破空间限制,成为生产线灵活助手;国际市场快速增长,尤其在日本市场实现重要突破。与此同时,新工厂投产后,月产能提升至 500 台,仅上半年订单量便超过去年全年两倍。而在研发端,新技术探索持续加速,为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在全球化进程加速与市场需求急剧变化的背景下,如何找到自己的坐标?捷螺的故事,或许正提供了一个关于“走出去”的最新注脚。
以产品为基石,走向海外的捷螺路径
2025年的上半年,对于捷螺智能来说是一个节点式的时刻。
在半导体工厂越来越追求高效与柔性的当下,捷螺智能在产品创新与技术升级领域交出了亮眼的答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便是第三代窄体万向轮AMR的正式推出。据捷螺智能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款宽度仅60厘米的AMR,能在0.88米宽的通道中灵活穿行,不仅可同时承载4个FOUP和金属盒,还具备多类载具兼容能力与模块化设计优势。这一突破,既精准回应了半导体工厂对极致空间利用的核心需求,也为柔性物流在高端制造业的深度落地开辟了新路径。
对产品极致的追求,成为捷螺智能赢得国际市场的核心优势。要知道,半导体产业链的客户对设备的可靠性与精度有着近乎苛刻的标准,日本市场就是最典型的试炼场。也正因如此,捷螺智能在日本市场的进展尤为值得关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捷螺不仅进入五家标杆级客户体系(涵盖美、日、台等国际半导体集团),还在大阪设立子公司“Gyro捷螺智能株式会社”。这一子公司的成立,意味着日本成为继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新加坡之后,捷螺智能布局的第四个海外运营中心,也标志着公司在国际市场的拓展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
捷螺智能的这一系列布局并非偶然。与许多仅依靠远程服务的企业不同,捷螺智能在日本市场的深耕远不止设立子公司。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及时、周到的支持,公司在多个客户工厂附近设立了六个售后服务据点,常驻工程师不仅负责设备的定期维护,还能提供长期的现场服务和技术支持,并且提前做好了配件预留。更值得一提的是,捷螺智能还与客户共建了演示厅和训练厅,专门为客户的工程人员开展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机器人的安装和维护技能,从而帮助客户提升工作效率和设备管理能力。正是这种深入且全面的服务模式,让捷螺智能在高度内卷的日本市场成功赢得了客户的口碑与粘性,为其在当地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日本客户对产品品质、运行稳定性、服务响应有着极高的要求,而我们高可靠的产品性能和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赢得了他们的认可,这也进一步夯实了我们在高端市场的差异竞争力。”捷螺智能相关负责人在采访中这样总结。
事实也在印证,捷螺智能的业务版图正沿着全球化轨迹持续外延,而订单增长的核心恰恰来自国际市场。除了在日本市场的突破性进展,其订单辐射范围已覆盖欧洲、美国、墨西哥、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在台湾市场,捷螺智能已组建起超过400人的本地化团队,成为支撑全球业务的重要枢纽。
能够在全球市场稳步推进,离不开捷螺智能清晰且坚定的海外拓展策略。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一策略的核心框架体现在三个维度。首先,捷螺智能持续深耕半导体智能物流领域,专注于晶圆搬运的安全性与效率,致力于打造多样化、定制化和模块化的机器人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行业需求。其次,捷螺智能在重点市场布局本地化服务网络,特别是在日本和东南亚等地区。通过建立服务点、备件部署、培训体系和演示中心等举措,捷螺智能有效提升了客户的信赖感和粘性,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最后,捷螺智能强调与客户的深度共创,通过现场调试与灵活方案,快速落地项目,升级为长期合作伙伴。
而这三维度的策略支撑,使捷螺智能的产品与服务在不同市场环境中都能找到立足点。与单纯依赖“产品输出”的企业不同,捷螺智能更像是把一整套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嵌入到了客户的生产体系。其中,“共创” 模式不仅使产品更快契合实际需求,更推动自身从普通供应商升级为客户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在竞争激烈的半导体物流领域,这种深度的合作关系正逐渐成为捷螺智能的独特“护城河”,为其在市场中提供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客户关系从一次性合作升级为长期伙伴关系,推动订单的持续增长与全球网络的稳固。
产能扩张与战略再出发
订单的快速增长,无疑是对企业产能的严峻考验,而在此之前,捷螺智能就已未雨绸缪,精准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公司签约建设“晶圆搬运无轨导航机器人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并于同年8月实现建成投用,新厂区面积扩展至1万平方米,为产能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新工厂投产后,捷螺智能的月产量迅速攀升至500台,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而且,依据当前的生产规划与技术升级进程,到2026年,月产能计划提升至800-1000台。这一显著的产能飞跃,赋予了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强大底气。不仅能够确保在面对海量订单时,依然维持高品质交付,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严苛要求;还能凭借灵活的定制化生产能力,依据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量身打造专属的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无论是复杂的半导体工厂物流调度,还是对精度要求极高的晶圆搬运场景,捷螺智能都能通过快速、稳定的产品供应与优质服务,切实满足全球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产能的夯实,直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搬进新厂房后,捷螺智能交出的成绩单十分亮眼:今年上半年,订单量已超过去年全年两倍,产品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市场需求的旺盛与企业产品的强劲竞争力可见一斑。其客户网络更是遍布全球,涵盖了欧洲、美国、墨西哥、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客户复购率保持在100%,这充分彰显了客户对捷螺智能产品与服务的高度认可与信赖。
基于当前良好的发展态势,展望 2025 年下半年,相关负责人强调,捷螺智能的战略有两个方向,一是市场拓展,二是技术突破。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参加了包括韩国ASPS 2025在内的国际展会,利用这些平台展示其先进产品与技术,并拓展国际影响力。尤其是在半导体产业高度发达的日韩、欧美等市场,捷螺智能将以其强大的技术研发、产品质量控制和客户服务优势,深耕这些潜力巨大的市场,争取与更多高端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
在技术突破层面,捷螺智能将集中力量在“半导体工厂无人化、柔性物流调度、跨系统集成”等关键领域,大力推进技术研发工作。这些技术突破将推动捷螺智能在产品迭代与交付能力上的提升,并通过标准化平台与可扩展架构的建设,加速创新成果的落地与应用。通过不断创新,捷螺智能不仅能够提高自身在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也能为客户提供更具价值的解决方案,推动智能物流行业的不断进步。
值得关注的是,捷螺智能在 AI 方向的探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企业早在一年前就前瞻性地布局 AI研发,并持续投入大量资源,将AI技术逐步融入产品体系之中。目前,在AI的智能调控下,捷螺机器人群组展现出了卓越的协同作业能力。当某一台出现异常时可实现智能接管,确保生产不中断,显著提升系统稳定性。展望未来,捷螺智能计划在新技术探索方面持续发力,尤其致力于为机器人装上功能更强大、操作更灵活的手臂。一旦这一技术研发成功并实现应用,将为半导体工厂的智慧升级注入新的强大动力,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当然,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诸多挑战。不同市场的法规差异犹如一道道复杂的关卡,需要企业深入研究、逐一攻克,确保产品与服务在各个市场都能合规运营。人才本地化成本也是企业需要妥善应对的问题,在全球市场拓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获取优质的本地人才资源,企业需要在人才招聘、培养与激励等方面投入更多的成本。此外,随着企业业务的快速扩张,组织管理压力也与日俱增,如何优化组织架构、提升管理效率,确保企业内部沟通顺畅、协同高效,成为企业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的探索领域,如何将实验室中的前沿技术真正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赋能物流行业,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是捷螺需要回答的下一个问题。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可以确定的是,凭借着持续提升的产能、积极进取的战略布局以及在技术上的不懈探索,捷螺智能正逐步成长为连接全球半导体产业智能物流的关键节点。或许,这正是捷螺智能在海外市场能够持续收获客户信任的根本原因。在全球产业格局不断演进的当下,捷螺智能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成长史,更是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如何走向世界的缩影。
为了更好的解读当前复合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2025年10月28日,在“2025全球移动机器人新品发布路演日暨具身智能复合机器人产业峰会上”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将联合业内代表企业共同发布《具身智能复合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2025版)》,聚焦技术创新、产品迭代、企业布局、市场动态等多维度,为产业参与者呈现清晰产业全景图,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