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子级制造到键合集成,国产半导体设备的 “高端局”

电子发烧友网 2025-09-10 07:00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 / 吴子鹏)在半导体产业向 “超越摩尔定律” 迈进的关键阶段,键合技术作为实现芯片多维集成的核心支撑,正从后端封装环节走向产业创新前沿。在第十三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展(CSEAC 2025)主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半导体设备年会上,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光泉与青禾晶元半导体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母凤文,分别从原子级制造与键合集成两大核心维度,分享了半导体技术突破路径与产业应用实践,为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向多维创新发展提供了关键思路。

破解集成电路 “密度与带宽” 双重瓶颈的核心路径

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历程中,“摩尔定律” 驱动的制程微缩已逐步接近物理极限,而芯片性能提升与应用需求之间的差距却在持续扩大。吕光泉董事长指出,当前半导体产业面临的核心矛盾,在于器件密度提升与 I/O 带宽不足的错配:逻辑芯片算力 20 年增长 9 万倍,存储密度同步提升,但芯片间通讯带宽仅增长 30 倍,“存储墙” 已成为制约人工智能(AI)、高性能计算等场景的关键瓶颈。

要突破这一困境,需从 “平面集成” 转向 “多维集成”—— 前道制造通过原子级精度工艺提升器件密度,后道封装通过键合技术突破互联带宽限制,二者共同构成集成电路多维创新的核心框架。原子层沉积(ALD)技术凭借其精准的薄膜控制能力,成为前道工艺中实现复杂三维结构的核心支撑。吕光泉介绍,ALD 具有三大关键优势:一是沉积速率可控性极强,可实现原子级精度的薄膜生长;二是均匀性与保形性优异,对高深宽比结构(如 3D NAND 的存储孔洞)的覆盖能力远超传统工艺;三是材料兼容性广,可适配高介电常数(High-K)材料、金属栅极等新型材料体系。

在具体应用中,ALD 已成为先进器件结构的 “刚需技术”。以全环绕栅极(GAA)与互补场效应晶体管(CFET)为例,其立体栅极结构需通过 ALD 依次沉积 High-K 层、金属功函数层、钨层等关键薄膜,每层厚度控制需精准到纳米级,且需保证不同区域的一致性,若缺少 ALD 技术,此类复杂结构的量产将无从谈起。而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领域,垂直结构(V-DRAM)的制备更是依赖 ALD 与原子层刻蚀(ALE)的协同 —— 通过 ALD 实现各向同性薄膜沉积,再借助 ALE 的自控性刻蚀能力,解决高深宽比结构的刻蚀难题,同时避免表面损伤,最终形成高密度存储单元。

与 ALD 相辅相成的 ALE 技术,是原子级制造的另一核心支柱。吕光泉强调,ALE 的 “自控性” 特性颠覆了传统刻蚀逻辑:其通过 “沉积 - 刻蚀” 的循环过程,可实现原子级别的刻蚀深度控制,尤其适用于 3D NAND、高带宽存储器(HBM)等需要超高精度的场景。例如,在 3D NAND 的通道孔刻蚀中,ALE 能有效解决传统干法刻蚀易导致的孔壁粗糙、尺寸不均问题,将刻蚀均匀性控制在纳米级,直接提升存储芯片的良率与可靠性。

键合集成:打通集成电路后道工艺的带宽瓶颈

青禾晶元母凤文董事长则聚焦后道工艺,提出键合技术是解决芯片互联带宽、突破平面集成限制的关键平台性技术。当前半导体产业正从 “平面集成” 向 “三维异构集成” 转型,键合技术不仅能实现不同芯片、不同材料的融合,更能将芯片间互联密度从传统封装的数百个节点提升至百万级,为 AI、高性能计算等场景提供核心支撑。

永久性键合技术主要包括超高真空室温键合、亲水性键合与混合键合,分别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


临时键合技术主要用于晶圆减薄、背面处理等工艺,分为有机物与无机物两类。其中,无机物临时键合是新兴技术方向,相较于传统有机物临时键合,其优势显著:无需有机物涂层,材料成本降低 50% 以上;无机物层厚度仅数十纳米,可实现低应力;兼容高温制程(部分技术可耐受 1000℃),与先进晶圆厂(Fab)工艺适配性更高。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存储器、图像传感器(CIS)、功率器件等领域,为晶圆背面电路制备、超薄晶圆加工提供关键支撑。

国产设备迈向 “全球竞争” 新征程

从先进制程的刻蚀、薄膜沉积设备突破,到先进封装的键合、量测设备领跑,国产设备已不再是 “低端替代” 的代名词,而是在 “高端局” 中逐步掌握话语权。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正经历 “技术重构、生态重塑” 的关键阶段,国产设备企业需持续深化技术创新,强化产业链协同,抓住 AI、汽车电子、高性能计算等新兴需求机遇,从 “突破高端” 向 “引领标准” 迈进,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核心支撑。正如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玮所言:“半导体装备是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石’,国产设备的高端突破,将为我国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实现自主可控作出更大贡献。”

资讯配图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更多热点文章阅读


点击关注 星标我们



将我们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更新!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吧!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半导体设备
more
芯片半导体设备公司招聘汇总(附半导体相关知识)
后道半导体设备,价值凸显
国产半导体设备“新势力”新凯来的神秘背后!
【半导体设备】9家非上市半导体刻蚀设备企业竞争力解析
半导体设备领域捷报频传!
半导体设备,狂飙53.4%
突发!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起诉美大厂,索赔9999万元
盘点日本知名半导体设备公司
半导体设备,中国企业排名第七
半导体设备,又变天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