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将传统晶圆厂改造为EUV防护膜生产基地,开启芯片制造新战线

半导体产业研究 2025-09-11 08:00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Credit: DIGITIMES
台积电证实将在两年内退出氮化镓(GaN)代工业务,关闭新竹科学园区6英寸Fab 2产线,并整合三座8英寸晶圆厂(Fab 3、Fab 5、Fab 8),将最高30%的员工重新部署至南台湾科学园区(STSP)与高雄厂区,以缓解人力短缺、降低成本并优化资产利用率。半导体设备商透露,台积电对传统晶圆厂制定新规划:6英寸厂将改造为CoPoS(芯片-面板-基板)面板级封装 facility,而8英寸厂将转向自主生产EUV光刻掩膜防护膜(Pellicle),以降低对ASML及其供应链的依赖。
该战略凸显台积电通过研发与制造优势提升先进制程EUV良率、削减成本的意图,不仅巩固对竞争对手的技术领先,还可能为EUV生态系统创造设备与材料的新增需求。
传统晶圆厂整合:战略收缩与资源重置
随着台积电推进亚2纳米制程并扩展CoWoS先进封装,自2025年初已启动旧厂精简计划。其已向世界先进(VIS)与恩智浦合资的新加坡企业VSMC出售价值7100万-7300万美元的设备,目前正进一步整合新竹6/8英寸设施。据TechInsights数据,瑞萨与Polar Semiconductor合作开发下一代d模式GaN,中国厂商如AMSfab、三安集成等加速布局,德州仪器、英飞凌等IDM也在扩大自研产能。消息源指出,台积电退出GaN业务反映中国厂商在第三代半导体市场的价格竞争压力,6英寸厂转向以CoPoS为核心的先进封装,而Fab 3将成为EUV防护膜自主研发的核心枢纽。
EUV成本困局:技术突破与供应链自主
过去十年,台积电在先进制程的巨额投入使其大幅领先同行,但摩尔定律的物理极限导致资本效益递减。EUV光刻虽解锁新制程,单台扫描仪成本却高达1.5亿美元(High-NA系统超3.5亿美元)且被ASML垄断。因成本飙升,台积电已放缓High-NA设备采购,转而将EUV防护膜技术作为突破口——经过多年研发,计划在Fab 3量产防护膜,以减少对ASML关联供应商的依赖,提升良率与成本效益。
自主防护膜的战略价值
与深紫外(DUV)光刻不同,EUV对掩膜和防护膜有特殊要求:传统有机防护膜无法满足透明度与稳定性,导致多数晶圆厂需在无防护状态下生产,依赖高频缺陷检测,每次污染都需昂贵的掩膜修复,严重拖累产能。尽管ASML等企业在研发防护膜,但技术壁垒阻碍量产。台积电将防护膜视为亚7纳米制程的关键,其自主化策略可优化流程、提升良率、降低成本,进一步扩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此外,台积电减少采购ASML高端设备可能影响后者营收,而防护膜产业链的设备与材料供应商或因新需求受益。
原文标题:
Exclusive: TSMC turns legacy fabs into EUV pellicle powerhouse, signals new front in chipmaking
原文媒体:digitimes aisa

资讯配图

芯启未来,智创生态

湾芯展2025与您相约!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芯启未来,智创生态

湾芯展2025与您相约!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芯片 台积电
more
Credo发布专为低功耗、高带宽与超低时延的AI网络打造的Bluebird 1.6T光DSP芯片
iPhone 17 首发就支持国补!A19/A19 Pro 芯片跑分数据出炉
押注AI大屏电视市场,海信、华为和联发科推出了哪些重量级芯片方案?
马来西亚集成电路设计公司 Oppstar 与英业达合作开发 AI 芯片
【半导体】这颗芯片,还有机会吗?
芯片大厂,计划重组!
台积电将传统晶圆厂改造为EUV防护膜生产基地,开启芯片制造新战线
三款DFB激光器芯片,人工智能等高带宽、低功耗场景可用
堪称最强推理芯片!英伟达发布 Rubin CPX,实现50倍ROI!
2025年芯片和先进封装市场报告:人工智能需求推动2.5D/3D集成热潮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