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9月11日报道,今天,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的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发表主题演讲,回顾了AI技术与开源理念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在AI时代,开源的内涵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从以往“源代码的开放”逐渐转向“资源的开放”。模型权重的开放本质上即是对数据资源与计算资源的开放,这也构成了AI时代开源的核心特征。
在回顾AI发展历程时,王坚提到,从图灵1948年提出“神经元数量足够多时便会涌现智能”的设想,到Hinton于上世纪80年代与心理学家合作揭示权重的重要性,再到2012年GPU算力推动深度学习实现突破,直至2017年Transformer架构与tokenization技术的提出——AI的每一个重大进展,始终伴随着“开放”的力量。
他强调:“开放的话题不是今天才重要,在互联网时代就是关键的变量。”不过他也强调,开源并不代表计算不再重要,而是意味着个体不必重复投入巨大资源。而构建高质量模型,依然需要庞大的资源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