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经亚洲》的最新报道,苹果正在与中国台湾省的供应商进行深入洽谈,计划在当地建立一个用于折叠屏 iPhone 的测试生产中心。

这个被称为“微型试生产线”的计划,其核心目的在于验证生产设备、调试制造参数和优化工艺流程,为预计在 2026 年亮相的首款折叠屏 iPhone 做好准备。
更长远的规划显示,苹果计划将这条在台湾省验证成熟的生产线复制到印度,并在那里进行大规模量产。这也被外界视为苹果在供应链策略上,进一步寻求多元化布局的又一重要举措。
不过,这个初步计划的落地并非顺利。报道提到,有知情人士透露,尽管供应商已经在台湾北部看好一块用于建设生产线的土地,但方案尚未最终敲定。同时,该计划也面临着现实挑战,例如当地有限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即便只是一条试生产线,也需要大约一千名操作员。

目前,关于这款折叠屏 iPhone 本身的细节愈发清晰。综合多方消息,包括分析师郭明錤和彭博社记者 Mark Gurman 的预测,苹果的首款折叠屏设备预计将在 2026 年秋季,作为 iPhone 18 系列的一员正式发布。

根据郭明錤的描述,这款设备将采用书本式的开合设计,配备一块约 7.8 英寸的内屏和一块 5.5 英寸的外屏。为了在折叠形态下节省内部空间,苹果可能会放弃 Face ID,转而采用已在 iPad Air 和 iPad mini 上应用的侧边按钮集成 Touch ID 方案。相机方面,预计将配备后置双摄系统,并在展开和折叠状态下均配有前置摄像头。

尽管折叠屏 iPhone 姗姗来迟,但苹果依旧对其寄予厚望,认为它的推出将有效刺激包括非折叠型号在内的整个 iPhone 产品线的市场需求。据称,苹果的目标是在 2026 年生产约 9500 万部新 iPhone,此外,继折叠屏 iPhone 之后,苹果可能还会在 2028 年推出折叠屏 iPad。
从目前流出的信息看,这款折叠屏 iPhone 的定价可能在 2000 至 2500 美元之间,价格不菲。对于苹果的折叠屏,你最期待的是它的设计、软件生态,还是别的什么?欢迎在分享你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