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4日,2025光伏行业技术创新大会暨技术百人会(以下简称“技术百人会”)在宜宾召开,百余位光伏企业技术带头人及高校知名专家共聚一堂,围绕硅材料技术及装备、高效电池技术及装备、光伏电站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组件回收技术与产业、钙钛矿技术及装备、高效光伏组件技术及材料应用、新技术赋能光伏跨行业融合发展等主题,共探产业链各环节相关技术发展。

会议现场
技术百人会是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年度品牌会议,旨在推动行业技术交流与合作,为行业技术发展带来新的思路与方向,助力加速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今年是第四次举办该会议,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宜宾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宜宾高新区管委会、宜宾市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刘译阳表示,2025年,中国光伏产业正站在历史性跨越的关口。一方面,今年以来,光伏产业整体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行业非理性竞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制约着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会议现场
宜宾市委副书记曾令举说,光伏行业技术创新大会暨技术百人会是推动光伏产业从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光伏作为未来电力装机增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其长远需求依然强劲,仍将是未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真诚地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各位企业家在宜宾多走一走、看一看,探寻产业合作的良机、交流技术创新的路径,携起手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主旨报告环节,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宋登元博士在作《光伏前沿技术与产业化发展》报告时提到,一种光伏产业化技术能够成为主流主要依赖于“三要素”:度电成本决定其是否成为主流,电池片效率决定其发电功率,产业生态决定其降本速度。当前产业化的多种电池片技术以及新兴的钙钛矿电池技术,未来并非是互相替代,而是并存与互补的关系,未来将在不同应用市场中各展所长。
南开大学教授孙云作《薄膜太阳能电池现状及未来应用趋势》报告。他从技术路线、产业情况、转换效率、国内外企业等方面讲解了目前薄膜太阳电池的发展情况,并介绍了部分薄膜太阳电池的细分应用市场及产品要求,例如光伏瓦、光伏大棚、车艇移动能源等,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会议现场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光伏技术部主任赵东明作《先进光伏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报告。他认为,现行的监测认证体系存在同质化严重、标准滞后或缺失等现象。未来在认证检测方面,行业内要紧跟前沿技术,逐步健全实证认证体系,运用AI手段引领行业新技术发展。
福建省绿色功能材料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华侨大学吕俊教授作《钙钛矿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报告。他指出,钙钛矿凭借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更丰富的应用场景等优势,已成为最具商业化潜力的技术方向之一,将为全球能源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会议现场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工程师严培琳分享《光伏组件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主题报告。她认为,我国光伏产业占全球市场的80%以上,在贸易中需要一把“公平的尺子”。在国际贸易中,单方面采用国外数据或将对我国光伏贸易造成不公,因此需要建立完整的光伏量传体系,确保数据的传承有效并准确可靠。
对话环节,嘉宾们就光伏企业如何进行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光伏企业如何协同开展自律和反内卷工作、晶硅电池与薄膜电池未来市场格局如何演进等问题开展了广泛交流与深入探讨。

往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