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在深圳坪山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25深圳eVTOL产业发展大会暨低空经济展览会上,广东震东智飞科技有限公司以一场震撼全场的发布会,正式推出其自主研发的天鲲系列-DY06吨级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这款集尖端技术、卓越性能与商业价值于一身的机型,不仅刷新了国产eVTOL的载重与航程纪录,更以“载物+载人”双模式布局,为低空经济规模化应用按下加速键。纵列双桨构型破解载重与安全难题 天鲲DY06采用全球首创的纵列双桨构型,灵感源自波音CH-47直升机历经70年实战验证的成熟设计。该构型通过前后双旋翼反向旋转实现力矩平衡,彻底摒弃传统尾桨,使机身结构更紧凑、载重效率显著提升。据震东智飞技术总监李明介绍,DY06最大起飞重量达1.2吨,有效商载400公斤,可灵活搭载8名乘客或等效货物,巡航速度130公里/小时,航程突破300公里,支持垂直起降与水平飞行无缝切换。 安全性是DY06的核心优势。纵列双桨构型具备天然的冗余设计:当任一旋翼动力失效时,另一旋翼可通过自旋实现滑翔降落,大幅降低坠机风险。机身采用航空级铝合金框架与碳纤维复合材料蒙皮,在减轻重量的同时提升抗冲击性能。飞控系统集成三余度安全架构、双模导航(卫星+视觉融合)及AI自主避障技术,支持无人化远程操控与应急自主返航,确保全场景飞行安全。从山区物流到城际通勤的全覆盖 发布会上,震东智飞同步公布了DY06的“先载物、后载人”商业化路线图。首批产品将聚焦高价值、高时效性物流场景,如山区药品急救、跨海岛物资运输、城市应急救援等。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DY06可在30分钟内完成深圳至珠海的跨海货运,效率较传统陆运提升5倍,运营成本降低40%。 针对载人市场,DY06计划于2027年推出8座客运版本,瞄准城际通勤与高端文旅场景。其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更换客舱与货舱,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地面站远程控制系统可实现货物装载、航线规划、飞行监控全流程数字化,单次充电支持200公里航程,充电时间仅需30分钟,为高频次运营提供保障。50架意向订单彰显行业信心 尽管尚未正式量产,DY06已引发市场强烈关注。发布会现场,震东智飞与顺丰速运、中航工业应急救援中心、海南文旅集团等企业签署超50架意向采购协议,总金额逾10亿元。顺丰速运代表表示:“DY06的载重与航程完美匹配我们的山区物流需求,其安全性与成本优势远超传统直升机。” 资本层面,震东智飞同步宣布完成B轮5亿元融资,由红杉资本、高瓴创投联合领投,资金将用于生产线建设与适航认证加速。公司创始人陈震东透露:“我们已在广州、成都布局两大生产基地,2026年产能将达200架/年,2027年突破500架。”中国eVTOL技术迈向全球第一梯队 天鲲DY06的发布,是中国eVTOL产业集群爆发的缩影。展会现场,晔生航空、广汽高域、华羽先翔等企业纷纷展示最新成果:晔生云舰系列实现全倾转旋翼量产化,广汽高域碳纤维机身成本降低30%,华羽先翔鸿鹄eVTOL成为国内首家进入适航审定的飞控系统主机厂。据统计,中国eVTOL企业已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0%,在吨级机型领域更是形成“技术代差”优势。 政策与资本的双重驱动下,低空经济正从概念走向现实。民航局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eVTOL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千亿元。震东智飞表示,将携手产业链伙伴,推动DY06在2026年完成TC(型号合格证)、PC(生产许可证)认证,助力中国智造领跑全球低空出行革命。 当DY06的旋翼在深圳上空划出第一道弧线,一个属于中国eVTOL的时代已然开启。从纵列双桨的技术突破到吨级载重的商业落地,震东智飞正以“敢为人先”的魄力,重新定义低空经济的边界。未来,随着更多场景的解锁与生态的完善,天空将不再是极限,而是人类出行的新边疆。搜集、整理、编辑:周丹娜,责任编辑:张璐商务推广、资讯发布、人物访谈、产品展示,请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