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届人工智能和人机交互国际学术会议(ArtInHCI2025)将于2025年10月21-23日在中国广西南宁召开,本次会议由Research Institute on Frontier Technologies in Cyberspace Securit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China 和 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协办。会议聚焦下一代智能交互范式,涵盖生成式AI、多模态感知与可解释性算法等前沿技术,推动医疗影像诊断、具身智能协作及自适应系统等应用突破,并倡导以AI社会影响评估与责任创新框架为核心的伦理治理体系。诚挚欢迎相关领域中的专家学者踊跃参会!
会议官网:https://www.artinhci.com/
会议时间:2025年10月21-23日
会议地点:南宁相思湖国际大酒店
出版物:IOS (ISSN Online: 1879-8314)
参会投稿系统:http://papersub.artinhci.com/
Research Institute on Frontier Technologies in Cyberspace Securit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China
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马来西亚理科大学


Prof. Yalan Y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of. Huiyu Zhou
Bio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Lab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ata Analytics and Modelling (AIDAM)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UK
Assoc. Prof. Teh Sin Yin
Prof. Zhiquan Liu
Prof. Ji Zhang
Prof. Hui Liu
Prof. Ljiljana Trajkovic
Prof. Yan Yang
Prof. João Manuel R. S. Tavares
Prof. Chien-Sing Lee
Prof. Yinyan Zhang
Prof. Liang Liao
Prof. Salah Bourennane
Prof. Jaime Lloret Mauri
Prof. Christos Bouras
Prof. Tania Pencheva
Prof. Ramiro de Sousa Barbosa
Assoc. Prof. Ts. Dr Aslina Baharum
Assoc. Prof. Yang Xu
Assoc. Prof. Xiangdong Li
Assoc. Prof. Marcin Paprzycki
Assoc. Prof. Luca Patanè
Assoc. Prof. Xueming Yan
Luís Silva
Dr. Mini Han Wang
Shiyao Zhang

邱道文
Prof. Dr. Daowen Qiu
教授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
研究方向:新型计算模型,量子计算,分布式量子算法,量子模型学习,量子通信,模糊与概率及量子离散事件系统
个人简介:自2004年为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迄今已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担任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编辑,如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ssociate Prof. Ts. Dr. Aslina Baharum
Sunway University, Malaysia
研究方向: User Experience (UX)/ User Interface (UI),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CI)/ Interaction Design, Product & Service Design, Software Engineering & Mobile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 Analytics, Multimedia,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ystem,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Entre/Technopreneurship
报告标题:From Interface to Intelligence: Designing the Future of Work, Care, and Connection through AI+HCI

张银炎
Prof. Yinyan Zhang
教授 暨南大学
研究方向:计算智能、机器人、分布式优化与控制
报告标题:Advances in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Distributed k-Winners-Take-All Models

刘辉
Prof. Hui Liu
教授 德国不来梅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方向:生物信号处理、人类活动识别、虚拟现实和音乐信息检索
报告标题:Human-Triggered Machine Learning (HTML)

于薇薇
Prof. Yu Weiwei
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
研究方向:仿生及智能机器人、生物机械电子、人因与智能

1、ArtInHCI-AIMI '25: 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AI)正在革新医学影像领域,通过提升诊断准确性、优化治疗计划制定以及实现个性化医疗,推动行业变革。本次特别会议旨在聚焦AI驱动医学影像领域的最新突破与研究,为探索模型鲁棒性与可解释性相关挑战提供平台,同时促进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与医疗专业人员之间的跨学科合作。
Associate Professor, 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在生物医学、基因组学和数字健康领域的应用,重点是临床相关性和转化影响。
在人工智能与人类交互(AI+HCI)的交叉领域,生成式AI正以'内容创造者'的身份掀起一场交互范式的革命。本次ArtInHCI-GenAI'25生成式AI分会正是瞄准这一前沿方向,汇聚全球顶尖学者、科技先锋与行业实践者,共同探索生成式AI如何重塑人机交互的边界,以及这场变革背后的责任与机遇。
教授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个人简介:马瑞强博士是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授,曾任日本明治大学研究知财战略机构的专任研究员。他是Optik、Image Processing、The Computer等SCI检索期刊,以及GPC2023国际会议等的审稿人,其研究内容包括人工智能、图像处理、信息安全及其应用等领域。
3、ArtInHCI-AIS'25: 自适应交互系统
当用户对'千篇一律'的交互体验逐渐失去耐心,当'一刀切'的服务模式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自适应交互系统正以'懂你'的智慧,重新定义人机关系的'温度。本次ArtInHCI-AIS'25自适应交互系统分会正是聚焦这一引领未来的交互范式,汇聚全球AI算法、用户体验设计、认知科学等领域的顶尖专家,共同探索'自适应交互如何让技术真正'读懂人'。
Sunway University, Malaysia
研究方向:User Experience (UX)/ User Interface (UI),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CI)/ Interaction Design, Product & Service Design, Software Engineering & Mobile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 Analytics, Multimedia,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ystem,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Entre/Technopreneurship
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传统预测方法已难以满足需求。机器学习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模式识别能力,逐渐成为金融预测的重要工具。在金融预测中,样本分类技术也被广泛应用——通过对数据的分类和处理,提高模型对不同市场状态的适应性和泛化能力。本次研讨会主要聚焦于基于优化算法、用于分类或趋势预测的机器学习模型。
副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
个人简介:聚焦金融大数据分析与金融人工智能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Expert System with Application》、《Applied Soft Computing》、《Journal of Big Data》、《Journal of Forecasting》和《Computational Economics》等SCI和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同时,还担任多本SCI和SSCI期刊的匿名审稿人。
5、ArtInHCI-DHAIA'25: 澳门数字医疗与人工智能学会2025南宁工作坊:神经符号、可解释性和可信算法
澳门数字医疗与人工智能学会作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和倡导者,学会不仅提供一个多学科交流的平台,促进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还通过组织多方研讨会和学术会议,加强行业内外的合作。本场会议将重点探讨技术突破与以人为本的迫切需要,以确保人工智能系统透明、可解释和有弹性。
澳门数字医疗与人工智慧学会主席
个人简介:
双博士(澳门城市大学 资料科学 博士,香港中文大学 医学院 眼科与视觉科学系 博士研究生),澳门数字医疗与人工智慧学会主席。中葡科技合作中心“一带一路数字医疗与人工智慧”专案/实验室(筹)负责人。珠海中科院大资料中心副主任, 暨南大学/医学部-珠海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珠海临床医学院)博士后/副研究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培训班讲师,澳门智慧生物计算学会副会长兼理事长,中国中医药资讯学会中西医外科智慧诊疗分会理事,深圳市光学会眼视光学影像及人工智慧专业委员,CCF委员
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医疗诊断到司法判决。ArtInHCI-ESI'25 AI技术的伦理与社会影响分会正是瞄准这一时代命题,汇聚全球伦理学家、技术专家、政策制定者、企业领袖及公众代表,以'技术向善'为核心目标,共同探索AI技术的伦理边界、社会影响与治理路径,推动AI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跃迁,最终实现'技术为人,而非人被技术定义'的未来。
博士、中国创造学会第二届监事会副监事长
个人简介:累计参与国家部委及中央企业大数据与信息化项目评审260余项,参编制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国家标准5项、行团标准13项,获各类型奖励10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编行业白皮书3部,发表期刊论文15篇,获授软件著作权9项、数字作品认证6项,主持横纵向科研课题10项,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30次,担任《Journal of Infrastructure, Policy and Developmen》等期刊与会议论文审稿人。
当AI从'离身智能'迈向'具身智能',人机协作正经历从'工具辅助'到'伙伴协同'的质。本次ArtInHCI-EAIC'25 具身智能的人机协作分会正是聚焦这一引领未来的交互范式,汇聚全球机器人学、认知科学、AI伦理等领域的顶尖专家,以及科技企业、医疗/制造等行业实践者,共同探索'具身智能如何重新定义人机协作的边界'。
重点关注的主题:
多模态感知
动态决策
安全控制
具身智能体
可解释性AI(XAI)正以'透明化'为钥匙,试图打开这扇'黑箱',让AI的决策过程从'不可知'变为'可追溯''可验证'。本次ArtInHCI-XAI'25可解释性AI分会正是聚焦这一关键议题,汇聚全球AI伦理、机器学习、人机交互等领域的顶尖学者,以及医疗、金融、法律等行业实践者,共同探索'如何让AI的解释能力成为技术信任的基石'。
重点关注的主题:
模型可解释性
解释生成
多模态解释
局部解释
全局解释
当AI从'实验室里的算法'走向'产业中的生产力',当HCI从'交互设计的理论'变为'用户体验的实践',二者的融合正以'技术-场景-价值'的闭环。本次ArtInHCI-IA'25产业应用分会正是瞄准这一关键方向,汇聚全球AI技术专家、HCI设计先锋、行业领军企业及政策制定者,共同探索'AI+HCI如何从技术验证走向规模化落地,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重点关注的主题:
多模态交互
自适应系统
可解释性AI
边缘-AI集成
协作机器人
当单一的语音或视觉交互逐渐无法满足人类对'自然连接'的需求,多模态交互正以'感官协同'的方式,重新定义人机之间的'对话'逻辑。本次ArtInHCI-MI'25多模态交互分会正是聚焦这一引领未来的交互范式,汇聚全球跨领域专家、技术先锋与行业实践者,共同探索多模态交互如何突破单模态局限,成为AI+HCI领域的'下一代基础设施'。
重点关注的主题:
多模态感知
跨模态融合
多模态生成
具身交互

签到注册 & 会前准备
开幕致辞及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学术活动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数据挖掘,图像处理识别和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合成和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信息检索和语义网,专家系统,软计算
人机交互: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脑机接口,环境智能,普适计算,无障碍,可穿戴设备交互,混合智能,人体工程学,人为因素,多媒体
IOS Press - Frontier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pplications (FAIA)
ISSN Print: 0922-6389; ISSN Online: 1879-8314
Index: Submitted for indexing to EI Compendex, Scopus etc.



月度截稿日期:每月25 日
投稿系统:
http://papersub.artinhci.com/
投稿指南与投稿模板:
https://www.artinhci.com/files/ECRC-Author-Instructions-and-tools-Word.zip
备注:摘要投稿录用后可在会上交流展示用,不正式出版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南宁相思湖国际大酒店
广西省南宁西乡塘区大学东路188号
钟经理:15177786022(微信同号)
请电话或微信联系酒店经理订房,预订时请说明是ArtInHCI参会人员
豪华单、双间 338元/间/天 (含双早)
商务单间 360元/间/天 (含双早)
1. 交通住宿费用由参会者自理。
2. 建议提前安排出行和住宿,以免耽误您的出行。


联系我们
袁秘书/赵秘书
邮箱:info@artinhci.com
电话/微信:15697142092
大会官网:www.artinhci.com
(https://www.artinhci.com/)
宣传平台:PASE_ArtInHCI2025
(https://www.pasanhu.cn/ConferenceDetail.aspx?id=ArtInHCI&yr=2025)
如需咨询商务合作、宣传推广、转载开白等事宜,请联系:18355423366 (微信同号)对接。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