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

雨飞工作室 2025-09-30 07:31
在航天任务的“天地对话”中,无线电通信是连接航天器与地面的“桥梁”—— 从近地空间站的姿态调整指令,到火星探测器的数亿千米级数据回传,每一次精准测控都依赖对无线电通信资源的深度把控。

一、电磁波频段

不同航天任务对通信距离、带宽、抗干扰性的需求不同,需匹配专属频段——频段选择错误可能导致信号被电离层吸收、雨衰过大或带宽不足,直接影响任务成败。

1.核心频段与任务适配性

无线电频谱按频率从低到高可分为多个区间,其中航天测控的“主力频段”集中在VHF至Ka频段,各频段特性及应用场景如下: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1

2.频段选择的 “国际规则”

航天频段使用需遵循ITU(国际电信联盟)与CCSDS(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规范,避免跨任务干扰:2025~2110MHz、8400~8450MHz频段仅限空间科学业务,禁止地面设备占用;深空探测X频段(7.145~7.235GHz)需预留10MHz保护带宽,防止与其他国家深空任务(如美国“毅力号”火星车)串扰;近地航天器的上行遥控频段与下行遥测频段需间隔≥200MHz,避免收发信号相互干扰。


二、测控网布局

航天器轨道运动导致单次过顶时间短(低轨卫星仅10~20分钟),需通过 “地基+空基+天基” 协同布局,实现全轨道无间断测控。

1.地基测控站:全球布点的 “基础单元”

地基站是测控网的核心,布局逻辑围绕 “视距覆盖” 与 “轨道互补” 展开:

视距覆盖计算:对于轨道高度h的航天器,单最大视距距离为: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2

(R=6378km为地球半径)

例:轨道高度400km的空间站,单站最大视距约 712km,需每700km部署一个地基站才能实现连续跟踪。我国地基网布局:在喀什(东经76°)、佳木斯(东经130°)、阿根廷(西经68°)建设深空站,覆盖东西半球,实现低轨航天器每90分钟过顶时的 “接力测控”。例如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飞掠地球时,喀什站与阿根廷站接力捕获信号,确保轨道修正指令无延迟发送。


2.空基平台:填补“低空盲区”

针对航天器上升段、再入段(高度<100km)的低空测控需求,采用“测量飞机 + 无人机”构建空基平台: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3

三、自由空间损耗

无线电波在传播中会因能量扩散产生损耗,工程中常用简化公式快速估算,其推导过程与单位换算逻辑是链路设计的核心。

1.简化公式的推导

该公式是工程中估算自由空间损耗的“快捷工具”,推导需结合dB定义与单位换算,步骤如下:

“球面波扩散”原理出发,逐步推导自由空间损耗公式:

步骤 1:发射功率的球面分布假设发射天线为全向天线(增益GT=1),发射功率PT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球面上,球面上的功率密度(单位面积功率)为: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4

步骤 2:接收功率的计算接收天线的有效面积为: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5

(GR为接收天线增益,λ为信号波长),则接收功率为: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6

步骤 3:推导损耗公式

自由空间损耗Lfr定义为 “发射功率与接收功率的比值”,代入上述公式可得: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7

注:实际应用中,GT、GR需取天线实测增益,λ=c/f,c为光速3×10m/s,f为信号频率。

Step 4:原始损耗公式

当发射 / 接收天线为全向天线(增益GT=GR=1)时,自由空间损耗为: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8

d为传播距离,λ为电磁波波长。

Step 5:转换为 dB 形式dB 定义为“功率比的10倍对数”,即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9

拆分对数项: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10

Step 6:代入波长与单位换算波长λ=c/f(c=3×108m/s为光速),代入得: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11

Step 7:计算常数项代入4π≈12.566、c=3×108m/s,计算常数项:20lg(4π)−20lgc≈20×1.099−20×8.477≈21.98−169.54≈−147.56dB

但此时d单位为米、f单位为赫兹,需转换为工程常用单位(d为千米、f为MHz):

d(km)=d(m)/1000,
故20lgd(m)=20lg[d(km)×1000]=20lgd(km)+60dB;

f(MHz)=f(Hz)/106

故20lgf(Hz)=20lg[f(MHz)×106]=20lgf(MHz)+120dB;

Step 8:合并常数项代入单位换算后的表达式,合并常数项: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12

至此,得到工程常用的自由空间损耗简化公式:

Lf=20lgd+20lgf+32.4

Lf:自由空间损耗d:km,f:MHz。


2.工程实例:不同任务的损耗对比

1)近地任务(空间站):

d=400km,f=2GHz=2000MHz,则:

Lf=20lg400+20lg2000+32.4≈52+66+32.4=150.4dB,地面站需发射10W功率(40dBm),才能保证接收端获得−110.4dBm的可用信号;

2)深空任务(天问一号):火星最远距d=4×108km,f=8GHz=8000MHz,则:Lf=20lg(4×108)+20lg8000+32.4≈172+78.1+32.4=282.5dB,需通过50m口径天线(增益60dB)+200W高功率发射机(53dBm),抵消极端损耗。


3.额外损耗的补偿措施

实际链路中除自由空间损耗外,还需应对多种干扰,常用补偿手段如下: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13

四、噪声与抗干扰

无线电信号在传输中会受噪声干扰,需识别干扰来源并采取针对性抑制措施,确保测控精度。

1.主要噪声类型及影响

  • 热噪声:电子元器件热运动产生的“高斯白噪声”,公式为: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14

是限制接收机灵敏度的核心因素,通过“低温接收机(液氮冷却至77K)”可降低噪声温度至数10K;

  • 宇宙噪声:来自银河系、太阳的射电辐射,对S频段以下影响较大,通过 “窄带滤波” 可滤除大部分干扰;

  • 人为噪声:工业设备、汽车点火产生的干扰,多集中在120MHz以下,对微波频段测控影响可忽略,通过 “电磁屏蔽” 减少干扰。


2.抗干扰技术的工程应用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15

五、无线通信路损(Path Loss)

路径损耗(简称路损,Path Loss)是无线通信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描述了信号在传播介质中,从发射端传输到接收端时,随着距离增加而产生的衰减或强度减弱。它受到距离、频率、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精确的路径损耗计算,对于各类无线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包括蜂窝网络、Wi-Fi和卫星链路。路径损耗的计算可通过多种模型实现,其中Friis传输公式、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最为常用。

在系统设计中,首先需要评估的是不同接收距离下的路损。作为链路预算的关键部分,对路损的良好估计可以为系统提供非常直观的视图。

3GPP信道模型涵盖了多种不同的环境,每种环境都有不同的路损模型,分别适用于视线(LOS)和非视线(NLOS)条件。支持的环境包括农村宏站(RMa)、城市宏站(UMa)、城市微街峡谷(UMi-SC)和室内热点(InH)。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16
室内NLOS路径损耗由以下函数定义,并基于标准正态分布N(0,σ2_p)的概率函数: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17
其中,PL_InH-LOS是LOS条件下的路径损耗,定义为: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18
而PL_InH-NLOS′定义为: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19
上述函数假设发射器和接收器都在建筑物内,并且从发射器到接收器有一条信号路径,因此不需要穿透内部墙壁。通过使用类似的公式,可以计算其他环境的路径损耗。当考虑室外基站和室内移动终端时,总路径损耗是室外路径损耗PL_b、室内路径损耗PL_in和额外的墙体穿透损耗PL_tw的总和,如以下公式所示: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20
PL_tw由以下公式定义: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21
其中,PL_npi目前使用常数值5dB,pi是墙中第i种材料的比例。
下表给出了每种材料的载波频率依赖值L_material_i。该模型允许计算墙体的穿透损耗,比如,具有特定比例混凝土和标准多面板玻璃的墙壁。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22
路损计算示例
假设:5G InH室内通信场景,基站与UE水平距离是50米(d3D=50,假设同一高度,3D距离等于水平距离),载波频率为3.5GHz,基站发射功率是2×125mW。 
1.路径损耗计算
使用InH-NLOS模型(假设非视距条件,更常见于室内环境):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23
PL_InH-NLOS = max⁡(PL_InH-LOS, PL_InH-NLOS′)
其中:
PL_InH-LOS = 32.4 + 17.3log⁡10(d3D) + 20log⁡10(fc)
PL_InH-NLOS′ = 38.3log⁡10(d3D) + 17.30 + 24.9log⁡10(fc)
计算对数:
log⁡10(d3D) = log⁡10(50)≈1.6990
log⁡10(fc) = log⁡10(3.5)≈0.5441
计算PL_InH-LOS:
PL_InH-LOS = 32.4 + 17.3 × 1.6990 + 20×0.5441 = 72.67dB
计算PL_InH-NLOS′:
PL_InH-NLOS′ = 38.3 × 1.6990 + 17.30 + 24.9 × 0.5441 = 95.92dB
取最大值:
PL_InH-NLOS = max⁡(72.67,95.92) = 95.92dB
因此,路径损耗约为95.92dB。

2.接收功率计算
基站单天线发射功率为125mW,转换为dBm:
Ptx = 10log⁡10(125) ≈ 20.97dBm
单天线接收功率Prx为发射功率减去路径损耗:
Prx = Ptx − PL = 20.97−95.92 = −74.95dBm
因此,UE侧的单天线接收功率约为−74.95dBm。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24
在自由空间场景下,接收功率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距离增加一倍,接收功率减少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即下降6dB),这是非常剧烈的衰减。

但是在实际中,比如前述的室内NLOS模型,下降的更剧烈。在不考虑天线增益和其他损耗的情况下,路损差可以达到11.53dB。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25
通过上述计算过程,可以知道,在保证距离相同的情况下,载波频率越高,路损越大。比如在这种情况下,3.5GHz比2.6GHz的路损,要大3.21dB左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说使用低频增加覆盖的原因。 
无人机数据链测距:从频段选择到损耗计算的全链路技术解析图26
由于阴影衰落的存在(对应前述标准正态分布N(0,σ2_p)的概率函数),UE的接收信号强度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随机变量。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无人机
more
售后与培训:被忽视的百亿级无人机后市场金矿
「碳硅共生」重塑无人机未来:云栖大会揭晓低空经济落地密码
付费还是免费?探索大众消费级无人机应用的盈利模式
国内首家:美团无人机在深圳上线夜间配送服务
2025西部(成都)国际无人机产业大会暨低空经济博览会 低空经济网预定展位更优惠
全国首个《无人机清洗与喷涂技术操作规程》团标正式发布,万勋科技领衔编制
94%成功率!“割草机”算法被超越!异构协同无人机路径规划快且稳!
“低空黄金时代” 安全托底未来,600 款无人机迎来 “适航大考”
正辉新能源即将亮相2025成都无人机大会及低空经济博览会!
大鹅在乌克兰部署升级版“柳叶刀”攻击无人机,远东海关查获近3000架走私无人机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