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定币十问-数字金融时代的规则重构与中国机遇》
(完整版.pdf ) 以下仅展示部分内容 下载方式见文末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育部数据资产价值管理创新团队发布的《稳定币十问:数字金融时代的规则重构与中国机遇》报告,围绕稳定币监管、发行机制、金融创新、货币政策影响、投资风险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探讨,结合香港及全球监管实践与中国国情,为理解稳定币在数字金融时代的角色与机遇提供了系统框架。
一、香港《稳定币条例》的独特性:发行与监管的差异化设计
香港 2025 年 8 月实施的《稳定币条例》作为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在发行机制与监管模式上展现显著特色,与美国、欧盟、新加坡等主要法域形成差异:
- 发行机制
:聚焦锚定 “一种或多种官方货币” 的稳定币,明确排除算法稳定币,支持港元、美元、离岸人民币等多币种锚定,尤其通过 “认可提供者” 制度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预留空间,使其成为数字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合规载体,服务人民币国际化。而美国《GENIUS 法案》主要针对美元稳定币,新加坡限定锚定新加坡元或 G10 货币的单一法币稳定币,欧盟 MiCA 虽覆盖多类型稳定币,但更侧重统一内部市场规则。 - 准入与储备要求
:设定 2500 万港元实缴资本的高门槛,要求 100% 高流动性优质资产储备,创新允许经金管局批准的资产纳入储备,且需独立审计与定期披露;新加坡禁止跨币种储备,美国限定储备为现金、短期美债等资产,香港的灵活储备机制为区块链与传统金融融合预留空间。 - 监管模式
:采取金管局统一发牌、集中监管,对境外发行但锚定港元或向香港推广的稳定币均要求本地持牌与实体设立,具备域外监管权;美国实行 “联邦 + 州双轨制”,欧盟 MiCA 授权成员国监管,新加坡聚焦本地市场且无专门牌照。此外,香港创新引入 “弹性沙盒”“法定管理人”“高频主动监控” 等机制,前置风险处置,比欧盟事后审计更高效,在严控风险的同时为创新留足弹性。
二、港元稳定币与传统发钞行:竞合而非替代,拓展港元数字边界
港元稳定币的推出并未打破渣打、汇丰、中银香港三大发钞行的垄断地位,而是形成互补格局:
- 发行机制本质差异
:传统发钞行基于主权信用发行法定纸币,港元稳定币是持牌机构发行的区块链数字代币,锚定港元且受港元货币政策制约,法律地位与法定货币不同,无法取代发钞行的法定发行权,三大发钞行也在积极参与稳定币探索,未来或形成 “传统发钞行 + 科技金融企业” 的竞合格局。 - 业务分流与协同机遇
: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低成本即时结算)、数字零售(如京东港澳站试点)等领域可能分流银行部分业务,且围绕稳定币的 RWA 代币化、DeFi 借贷等创新业态对银行传统信贷形成竞争。但短期内影响有限,银行可转型 “生态服务商”,提供储备托管、法币与稳定币兑换通道、稳定币计价理财等服务,实现合作共赢。 - 对港元应用范围的影响
:港元稳定币是港元在区块链领域的延伸,1:1 锚定港元,丰富了港元存在形式,在数字经济与跨境场景中拓展港元应用,巩固其链上计价与支付地位,不会侵蚀港元作为法定货币在本地日常交易、政府收支等领域的核心作用,二者形成互补。
三、稳定币驱动的金融创新与对内地货币政策的潜在影响
(一)稳定币催生的金融产品创新方向
稳定币凭借价值稳定与区块链可编程性,将推动多领域金融创新:
- 现实资产代币化(RWA)
:证券、债券、房地产、大宗商品等传统资产可通过区块链代币化,以稳定币作为支付结算媒介,提升资产流动性与全球可交易性,例如黄金、石油代币化后可 7×24 小时交易,拓宽境内资产跨境融资渠道。 - 衍生金融工具
:将诞生稳定币期货、期权、利率互换等衍生品,为投资者提供套期保值工具,同时降低 DeFi 市场因加密资产波动导致的清算风险,提升链上金融稳健性。 - 增强型跨境支付
:结合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跨境贸易结算与条件支付,企业 B2B 支付可绕过中介银行,实现秒级到账,降低小额跨境交易门槛与汇率风险。 - DeFi 与链上信贷
:稳定币作为 DeFi 核心抵押品与计价单位,支撑更稳健的链上借贷、去中心化交易所运营,结合 RWA 形成基于链上交易记录的信用融资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融资。 - Web3 与元宇宙经济
:成为元宇宙、链游、NFT 交易的核心经济媒介,避免游戏内代币波动,目前 70% 的 NFT 交易以稳定币计价,社交媒体也可整合稳定币用于创作者打赏与收益结算。
(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对内地货币政策与监管的冲击及应对
香港大量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可能对内地产生多维度影响,需通过严格监管 “防火墙” 管控风险:
- 货币政策层面
:离岸市场人民币稳定币扩张可能增强境内外市场联动,加剧人民币贬值预期与资本流出压力,干扰央行政策利率传导,需加强两地利率与流动性监测协同。 - 金融监管层面
:两地法律与监管逻辑差异可能导致监管套利,资金或借道稳定币绕过外汇管制,冲击资本项目管理;香港通过 “储备金 100% 托管于指定中资银行”“限定跨境贸易场景”“发行规模配额管理” 等措施构建防火墙,避免稳定币在内地流通。 - 金融稳定层面
:离岸稳定币若形成 “体外货币”,可能加剧境内外利率博弈,其信用危机(如脱锚)可能通过跨境渠道传导至在岸市场,需建立跨境风险预警与信息共享机制。
四、人民币稳定币的合法化路径:短期严管,长期离岸试点探索
中国对人民币稳定币的态度呈现 “短期严管、长期可控试点” 的策略,核心围绕维护货币主权与金融稳定:
- 短期:以数字人民币为主导,禁止私人稳定币
:依据《人民银行法》,人民币是唯一法定货币,私人发行人民币稳定币属明令禁止范畴,且其自由兑换可能冲击外汇管制与汇率稳定,短期内全面放开可能性极低,将继续以央行数字人民币(e-CNY)为发展主轴。 - 长期:离岸可控试点,服务人民币国际化
:香港成为 “离岸试验田”,《稳定币条例》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设计严格管控,如储备隔离、场景限制、规模审批等,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对抗美元稳定币垄断,维护金融安全,同时避免冲击内地金融体系。 - 合法化的必要性权衡
:放开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有助于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减少对 SWIFT 依赖、争夺数字金融规则话语权,但需防范 “影子货币” 干扰货币政策、资本外逃等风险,因此需在技术成熟、监管完备后,以 “不触碰金融稳定底线” 为前提探索路径。
五、稳定币的投资价值与普通投资者风险预警
(一)投资价值:功能导向而非价格套利
稳定币的投资价值体现在功能属性而非价格波动:作为加密市场 “避风港”,在市场波动时锁定收益;是 DeFi 生态核心资产,用于借贷抵押、流动性挖矿;具备跨境支付高效低成本优势,随着 Visa、PayPal 等巨头整合,正升级为全球支付新基建,长期价值源于应用场景拓展与效率提升,而非短期投机升值。
(二)核心风险与防范建议
普通投资者需警惕五大风险:
- 脱锚与储备风险
:储备不足或透明度低可能引发挤兑,优先选择储备透明(如每月审计、链上证明)、以现金和短期国债为主储备的稳定币(如 USDT、USDC),避开储备不明的项目。 - 技术与跨链风险
:智能合约漏洞、跨链桥安全隐患可能导致资产损失,避免使用非主流畅跨链桥转移大额资产,关注项目技术审计与风控机制。 - 监管政策风险
:全球监管差异大且可能突变,中国严禁加密资产交易,参与境外稳定币投资可能违规;需选择持牌合规项目,持续跟踪政策动态。 - 盈利模式与利率风险
:部分发行方(如 Circle)收入高度依赖储备投资利息,美联储降息可能削弱其运营能力,需关注储备资产构成,避开配置高风险商业票据的项目。 - 系统性与操纵风险
:95% 稳定币锚定美元且储备投于美债,美债危机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市场存在大资金操纵可能,需分散资产,避免集中持有单一稳定币。
六、稳定币对金融监管的挑战与风险防范:技术与制度协同
(一)核心挑战:突破传统监管框架的结构性矛盾
稳定币的无国界性、匿名性与去中心化特性,与以国家主权为单位、以金融机构为抓手的传统监管模式形成冲突:削弱货币政策与资本管制有效性,可能引发 “数字美元化”;监管框架滞后且碎片化,各国标准不一导致监管套利;可能催生影子银行化,储备资产集中抛售或引发系统性风险。
(二)洗钱防范:多维度构建防线
- 制度层面
:实行严格牌照准入(如香港持牌要求)、实名制(KYC),建立全球反洗钱信息共享机制,打击跨境非法资金转移。 - 技术层面
:研发链上交易监控工具,识别大额异常转账;推行数字身份(DID)体系,实现必要时 “穿透” 匿名;在区块链底层嵌入合规规则(如黑名单过滤),自动化拦截违法交易。 - 透明度层面
:要求 100% 高流动性储备、独立审计与披露,限制储备用于高风险投资,实行分级额度管理与常态化压力测试。
(三)资本外流管控:疏堵结合
稳定币可能助推资本外流,需通过香港 “储备隔离 + 规模限制”、内地 “引导合规创新 + 数字人民币跨境替代” 等措施管控,长期通过技术穿透监测、制度协同、生态替代构建三道防线,确保资金合理流动,服务人民币国际化。
七、稳定币发展前景:法币抵押型合规稳定币成主流
在算法稳定币、加密资产抵押型稳定币、法币抵押型稳定币三类主流模式中,合规的法币抵押型稳定币前景最优,核心原因在于:
- 币值稳定性
:以 100% 法定货币或高流动性资产(短期国债、银行存款)储备,依托主权信用或高信用资产背书,无算法失灵或加密资产暴跌风险,脱锚概率极低,远优于依赖算法或波动加密资产的稳定币。 - 市场认可度
:USDT、USDC 等法币稳定币占据全球 90% 以上市场份额,成为加密市场 “基础货币”,形成强大网络效应,新平台与项目优先支持,用户基础与流动性远超其他类型稳定币。 - 应用场景广度
:可覆盖跨境支付、贸易融资、RWA 代币化、DeFi、Web3 等场景,且能与传统金融衔接(如 Visa、PayPal 整合成支付基建),从服务加密市场拓展至实体经济,成为连接传统与数字金融的桥梁。 - 监管环境支持
:全球主要法域(香港、美国、欧盟)均出台针对法币稳定币的监管规则,明确资质、储备、披露要求,合规发展获政策支持,机构投资者参与意愿上升,为其大规模应用扫清法律障碍。
报告最终指出,稳定币作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组件,其发展需平衡创新与风险,中国应依托香港离岸试点,以 “数字人民币主导 + 合规稳定币补充” 的格局,在守护金融主权的同时,争夺数字时代国际货币体系话语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迈上新台阶。





☟☟☟
☝
精选报告推荐:
11份清华大学的DeepSeek教程,全都给你打包好了,直接领取:
10份北京大学的DeepSeek教程
8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专题系列教程
4份51CTO的《DeepSeek入门宝典》
5份厦门大学的DeepSeek教程
10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二季专题系列教程
6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三季专题系列教程
资料下载方式
Download method of report materials


如需获取更多报告
报告部分截图

编辑:Zero

文末福利
1.赠送800G人工智能资源。
获取方式: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人工智能”。
2.「超级公开课NVIDIA专场」免费下载
获取方式:关注本公众号,回复“公开课”。
3.免费微信交流群:
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分享群、
人工智能知识分享群、
智能机器人交流论坛、
人工智能厂家交流群、
AI产业链服务交流群、
STEAM创客教育交流群、
人工智能技术论坛、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论坛、
AI企业家交流俱乐部
雄安企业家交流俱乐部
细分领域交流群:
【智能家居系统论坛】【智慧城市系统论坛】【智能医疗养老论坛】【自动驾驶产业论坛】【智慧金融交流论坛】【智慧农业交流论坛】【无人飞行器产业论坛】【人工智能大数据论坛】【人工智能※区块链论坛】【人工智能&物联网论坛】【青少年教育机器人论坛】【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论坛】【AI/AR/VR/MR畅享畅聊】【机械自动化交流论坛】【工业互联网交流论坛】
入群方式:关注本公众号,回复“入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