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oPresent团队 投稿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AI自己讲明白论文,还能生成更美观的幻灯片。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UCSB)与圣克鲁兹(UCSC)的研究者提出EvoPresent,一个能够自我进化的学术演讲智能体框架,让AI不仅能“讲清楚论文”,还能“讲得好看”。

从逻辑到审美:科研演讲自动化的瓶颈
尽管已有很多系统能将论文自动转化为幻灯片或海报,但它们仍存在三大局限:
叙事单一、设计僵化、缺乏反馈。
AI往往沿用论文结构机械提炼内容,讲述缺乏起伏;模板化设计又难适配不同风格,常出现色彩冲突、排版拥挤等问题;生成过程一旦结束,系统便无法判断“哪里不美”,更谈不上自我修正。 这些不足让AI演讲显得冷漠机械,难以兼顾逻辑与美感。
EvoPresent正是在此提出新的路径,让AI像人类讲者一样,在生成中反思,在反思中进化。

多智能体协作:让AI成为一个“演讲团队
EvoPresent由四个智能体组成:Storyline Agent构建叙事逻辑,
Scholar Agent丰富内容与可视化,Design Agent负责排版与渲染,Checker Agent基于美学模型评估并反馈。 它们在“草稿—反馈—修正”的循环中协同工作,使AI具备自我改进能力,从而生成兼具逻辑与美感的学术演讲。

PresAesth:让AI懂设计的美
EvoPresent的核心是美学模型PresAesth,这是一个基于多任务强化学习(Multi-task RL)的模型,用来模拟人类的审美判断。
它同时执行三项任务:
- 美学评分:
为幻灯片生成1–10分的视觉得分; - 缺陷识别:
发现布局、留白、字体比例等问题并给出解释性反馈; - 版本比较:
判断多种设计中哪一个更具美感。
研究者采用了Group Relative Policy Optimization (GRPO)算法,通过人类偏好数据训练模型,使其能在反馈中逐步形成可解释的审美推理。与传统监督学习不同,这种方式让模型不仅会“打分”,还能说明原因,如“标题层级不清晰”“文字与图像间距不足”。

EvoPresent Benchmark:学术演讲的“美学标准”
为了让AI“学会好看”,团队构建了首个系统化评测体系——EvoPresent Benchmark。
它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Presentation Generation Quality,收录650篇来自NeurIPS、ICLR、CVPR等顶会的论文,覆盖幻灯片、讲稿、视频等多模态形式,从叙事流畅性、布局平衡、美学分数等多个维度评估自动生成质量。
第二部分Aesthetic Awareness Dataset,包含2000对人工标注的幻灯片样本,通过不同程度的视觉扰动(如调整留白、色彩或版式)生成对比样本,用于训练与验证美学评估能力。
这一框架使AI的视觉表达有了可量化的标准,也让演讲生成的“美学进化”可以被系统性衡量。

实验结果:AI正在学会反思
在实验中,研究者将EvoPresent与多种主流方法进行了对比,包括GPT-4o、Claude 4、DeepSeek-R1等端到端模型,以及PresentAgent、Paper2Poster等多智能体系统。结果表明,EvoPresent在内容连贯性与视觉设计两方面均取得显著提升。

更重要的发现是,模型的自我提升能力与规模无关,而与反馈质量高度相关。
即使使用轻量模型(如GPT-4o),只要有高质量审美反馈,系统也能在三轮迭代内将视觉评分从3.2提升至8.0。这意味着AI的“反思机制”比单纯的算力扩张更关键。

从自动化到艺术化:科研传播的新拐点
EvoPresent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科研传播范式,让AI成为“自我改进的讲述者”。
它将论文解读、叙事构建、视觉设计与美学评价融为一体,使自动化生成不再止步于信息复述,而能在形式与内容间寻求新的平衡。
这种理念的意义不仅在于节省时间,更在于重塑科研表达的美学标准。未来,上传论文或许意味着自动生成一场完整的“AI讲演”:幻灯片、配音、视频皆由系统完成,并根据会议风格与受众特征自动调整设计风格。正如论文标题所言,“Presenting a Paper is an Art.”
EvoPresent让AI真正开始学习这门艺术,不仅理解逻辑,更理解“美”。
Project Page: https://evopresent.github.io
arXiv: arXiv:2510.05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