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诚通证券:
《电子行业2025年中报回顾:AI智驱产业浪潮,国产替代迈向纵深》
(完整版.pdf ) 以下仅展示部分内容
下载方式见文末
诚通证券:
诚通证券《电子行业 2025 年中报回顾》显示,2025 年上半年电子行业整体呈现 “利润高增、结构分化” 态势,AI 技术推动产业链需求升级,国产替代进程持续深化,各细分领域表现差异显著,同时也面临部分风险挑战。
一、行业整体:营收利润双增,细分领域分化
2025 年上半年,电子行业(中信)实现营业收入 16146.18 亿元,同比增长 14.27%;归母净利润 813.70 亿元,同比增长 27.89%,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行业盈利能力提升。从细分领域看:
- 消费电子
:利润增长相对平缓,上半年营收 6023.81 亿元(+16.92%),归母净利润 229.14 亿元(+9.90%)。受产业链提前拉货影响,全年出货节奏趋于均衡(上下半年或 5:5),其中消费电子设备营收高增 51.77%,但净利润同比下降 24.27%,或受成本压力影响。 - 半导体
:业绩表现突出,国产替代加速,上半年营收 3508.40 亿元(+13.48%),归母净利润 246.35 亿元(+29.27%)。半导体设备(营收 + 34.61%、净利润 + 28.89%)、分立器件(净利润 + 84.55%)成为增长主力,半导体材料净利润略有下滑(-3.41%)。 - 光学光电
:面板行业盈利大幅改善,带动板块增长,上半年营收 3813.13 亿元(+3.99%),归母净利润 146.85 亿元(+41.15%),其中面板行业营收 2204.93 亿元(+7.01%),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 225.93%。 - 元器件
:PCB(印制电路板)利润高增成亮点,上半年行业营收 1234.69 亿元(+27.37%),归母净利润 138.27 亿元(+47.31%);PCB 营收 984.35 亿元(+29.69%),归母净利润 104.12 亿元(+61.56%),被动元件也保持稳健增长(营收 + 19.24%、净利润 + 17.40%)。
二、核心细分领域:AI 驱动需求,国产替代突破
(一)IC 设计:AI 端云共振,三大方向需求高增
模拟芯片:行业复苏与国产替代共振
国内层面:商务部对美进口 40nm 及以上制程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2022-2024 年自美进口芯片 “量增价跌”,涉嫌倾销),国内厂商在消费电子领域稳步增长,车规、工业领域国产化率低,替代空间广阔;中芯国际 2025Q2 模拟芯片平台收入增长显著,图像传感器、射频收入环比增幅较高。 全球层面:行业复苏态势明确,德州仪器(TI)等龙头 2025H1 营收、净利润恢复正增长(25Q2 营收 44.5 亿美元,+16%;净利润 12.95 亿美元,+15%),并启动结构性涨价(整体涨幅 10%-30%,工业、汽车电子调价力度大),优化产品结构。
存储芯片:HBM 与定制化需求爆发,价格进入上行周期
需求端:AI 算力驱动 HBM(高带宽内存)需求激增,2025 年全球 HBM 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 70%(TechInsights),云厂商资本开支持续扩大(谷歌、Meta 等 2025 年资本开支均超 600 亿美元);端侧 AI(AI 手机、AI PC)催生定制化存储需求,兆易创新等布局 3D 堆叠 + Chiplet 技术,实现 “近存计算”,适配低功耗、高带宽场景。 供给端:原厂(三星、美光、SK 海力士)将产能转向 HBM/DDR5,导致 DDR4 等传统制程供给紧张,2025 年 9 月起存储芯片开启涨价,三星 DRAM 提价 15%-30%、NAND 提价 5%-10%,美光、闪迪跟进涨价(幅度约 10%-20%)。
高性能计算:云厂商加码投入,国产 GPU 持续突破
需求端:国内头部云厂商开启 “军备竞赛”,阿里巴巴计划 2025-2027 年投入 3800 亿元用于 AI 与云计算基础设施,字节、腾讯 2025 年资本开支或达千亿量级,拉动国产算力芯片需求。 供给端:国产 GPU 厂商构建全栈生态,华为昇腾系列(迭代周期约 1 年,2026Q1 推 Ascend 950PR)、寒武纪思元系列(导入浪潮、联想服务器供应链)、海光 DCU(支持国内外主流大模型训练)持续突破,产品导入与生态成熟度提升。
(二)IC 制造:先进制程突破,成熟制程扩产,设备国产替代加速
代工厂:中国大陆成全球扩产核心力量
投资规模:2025-2027 年中国大陆 12 英寸晶圆厂设备开支预计超 1000 亿美元(SEMI),全球第一;成熟制程(28/22nm 为主)主导扩产,2025 年底全球前十大代工厂中,中国大陆成熟制程产能占比将超 25%(TrendForce)。 产能利用率:2025Q2 中芯国际产能利用率 92.5%(环比 + 2.9pct),华虹半导体达 108.3%,行业供需格局向好;国际大厂与国内代工厂合作深化(如格罗方德向华虹授权 55nm 工艺、英飞凌与华润微共建车规产线)。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低,替代空间广阔
全球市场:2024 年销售额 1171 亿美元(+10%),2025 年预计达 1280 亿美元,恢复增长趋势。 国内进展:已覆盖刻蚀(国产化率 55%-65%)、清洗(50%-60%)、去胶(80%+)等环节,但量检测(1%-10%)、光刻(0%-1%)等环节国产化率仍极低;科磊等海外企业垄断量检测市场(国内市占率超 50%),精测电子、中科飞测等国内厂商在细分领域逐步突破。
(三)消费电子:AI 催化创新,高端化与新品周期共振
智能手机:高端化 + AI 驱动升级
整体出货:2025 年全球预计同比增长 1% 至 12.4 亿部,2024-2029 年 CAGR 1.5%(IDC);高端机型(单价超 600 美元)表现亮眼,2025H1 销量同比增长 8%(高于整体市场 4%),贡献行业 60% 以上营收,80% 高端机型具备生成式 AI 功能。 细分亮点:中国折叠屏手机 2025H1 出货 498 万台(+12.6%),华为以 75% 市占率居首,首款三折叠手机 Mate XTs 销量近 50 万台;可穿戴腕带设备 2025H1 出货 3390 万台(+36%),华为、小米市占率超 60%。
AI 智能眼镜:进入高速发展期
产品迭代:2025H1 全球发布近 30 款新品,逐步接入 AI 大模型,交互体验升级;2025Q2 销量 87 万台(同比 + 222%),Ray Ban Meta 占 72 万台。 市场前景:2025 年预计销量达 550 万副(Meta 市占率超 70%),凭借轻量化形态与智能交互,有望成为下一代端侧 AI 核心入口。
三、投资建议:聚焦 AI + 国产替代两大主线
- IC 设计
:关注三大方向 ——①行业复苏 + 国产替代的模拟芯片(车规 / 工业领域突破);②AI 需求 + 涨价周期的存储芯片(HBM、定制化存储);③云厂商加码 + 国产突破的高性能计算芯片(GPU、算力芯片)。 - IC 制造
:重点布局 ——①先进制程突破 + 成熟制程扩产的代工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②受益于国产替代的半导体设备(刻蚀、清洗、量检测设备厂商)。 - 消费电子
:聚焦高成本占比环节 ——①零部件与模组(屏幕、存储、光学);②整机组装(高端 AI 手机、折叠屏、AI 智能眼镜产业链)。
四、风险提示
- AI 应用落地不及预期
:若 AI 芯片研发滞后、新品无法满足需求,将影响 IC 设计厂商业绩。 - 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逆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半导体或面临 IP、EDA 工具短缺、代工受限等供应链风险。 - 行业营收不及预期
:上半年提前拉货或透支需求,若终端回暖不足,四季度可能面临 “新订单收缩 + 库存消化” 双重压力,拖累全年营收。




☟☟☟
☝
精选报告推荐:
11份清华大学的DeepSeek教程,全都给你打包好了,直接领取:
10份北京大学的DeepSeek教程
8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专题系列教程
4份51CTO的《DeepSeek入门宝典》
5份厦门大学的DeepSeek教程
10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二季专题系列教程
6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三季专题系列教程
资料下载方式
Download method of report materials


如需获取更多报告
报告部分截图

编辑:Zero

文末福利
1.赠送800G人工智能资源。
获取方式: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人工智能”。
2.「超级公开课NVIDIA专场」免费下载
获取方式:关注本公众号,回复“公开课”。
3.免费微信交流群:
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分享群、
人工智能知识分享群、
智能机器人交流论坛、
人工智能厂家交流群、
AI产业链服务交流群、
STEAM创客教育交流群、
人工智能技术论坛、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论坛、
AI企业家交流俱乐部
雄安企业家交流俱乐部
细分领域交流群:
【智能家居系统论坛】【智慧城市系统论坛】【智能医疗养老论坛】【自动驾驶产业论坛】【智慧金融交流论坛】【智慧农业交流论坛】【无人飞行器产业论坛】【人工智能大数据论坛】【人工智能※区块链论坛】【人工智能&物联网论坛】【青少年教育机器人论坛】【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论坛】【AI/AR/VR/MR畅享畅聊】【机械自动化交流论坛】【工业互联网交流论坛】
入群方式:关注本公众号,回复“入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