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eVTOL企业商业计划书:技术、团队与市场的三重考验

低空产业圈 2025-10-14 07:00

低空天幕正被技术、资本与政策合力撬开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作为低空经济最炙手可热的赛道,正从概念演示快速迈向商业化落地。据波士顿咨询发布的《2025中国载人eVTOL行业白皮书》显示,2025年Q3已有6款国产机型进入民航局TC冲刺阶段,首批TC预计年底前落地,标志着中国将成为全球首批可合法销售载人eVTOL的国家之一。

面对这片蓝海市场,众多企业纷纷入局。然而,一份真正能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商业计划书,必须跨越技术、团队与市场的三重考验。

透视eVTOL企业商业计划书:技术、团队与市场的三重考验图1

技术突围:从“概念机”到量产机的艰难跨越

技术可行性是eVTOL商业计划书的基石。当前,电机、分布式推进、新构型和自动驾驶四项底层技术同时成熟,让中国拿到了量产“门票”。然而,从概念机到取证量产,技术挑战依然严峻。

沃飞长空于9月29日下线的AE200-100大型载人eVTOL,采用了国内首创的“八轴内四倾转”构型,成为全国首家、全球第二完成全倾转过渡飞行试验的eVTOL产品。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亿维特航空的ET9平台原型机从研发到首飞仅用时17个月,短于行业平均的24-36个月,且首飞即采用自研动力系统。其自研的航空电推进系统已实现电机、电控、螺旋桨全链条国产化,关键性能指标通过测试,量产成本较进口方案大幅降低。

适航认证是eVTOL商业化不可回避的关卡。按照行业标准,eVTOL要真正实现商业化运营,通常需要获得TC(型号合格证)、PC(生产许可证)、AC(适航证)和OC(运营许可证)四项认证。其中最关键也最具挑战性的是OC认证,这是国内众多eVTOL生产企业都在努力争取的关键证明文件。

亿航智能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是目前全球首款且唯一获得“三大通行证”的载人eVTOL,这一领先优势为其赢得了宝贵的市场窗口期。

团队构建:航空基因与商业智慧的融合

eVTOL作为航空产品,对团队的专业背景和工程经验有着极高要求。商业计划书中,团队构成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要素之一。

亿维特航空的核心团队来自中国商飞,曾参与运8系列、ARJ21、C919等国产大飞机型号研发,创始人任文广拥有近20年航空器设计验证经验。这种深厚的航空背景,为企业在适航认证等关键环节提供了明显优势。

团队的专业性直接关系到产品研发效率和安全性。亿维特团队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理念,以RFLP系统工程正向设计过程为方法论,打造集成化的飞机研制体系。同时,公司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搭建仿真测试平台,引入民航局委任工程代表团队,使系统验证周期较行业平均缩短40%。

另一方面,成功的eVTOL团队需要兼具航空基因与商业智慧。沃飞长空CEO兼首席科学家郭亮在AE200-100下线仪式上,向四川航空、华龙航空等首批用户代表赠送了“首批用户纪念证书”,体现了市场拓展能力。同时,沃飞长空已在成都未来科技城建设全球总部基地,预计2026年正式投产使用,构建集研发、生产、测试、交付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透视eVTOL企业商业计划书:技术、团队与市场的三重考验图2

市场验证:从场景切入到商业闭环

eVTOL商业计划书的可信度,最终要靠市场验证来说话。BCG模型测算,到2040年中国eVTOL年销量将达15.9万台,对应市场规模410亿美元。然而,如何从零走到万亿市场,需要清晰的商业化路径。

“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 已成为行业公认的推进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各企业正从不同场景切入市场。

合利智能以低空观光旅游起家,正在推进广州市内首条商业化自动驾驶飞行器空中观光游览航线。该公司执行总裁邹一沛表示,过去一年,这条航线已实现约500架次的安全飞行。这种特定场景下的商业化探索,为后续拓展更多应用场景积累了宝贵数据。

订单情况是市场验证最直接的体现。沃飞长空宣布AE200-100已储备千架商业订单,首年产能正有序释放并已获市场踊跃认购,订单覆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要经济区域。

亿维特航空则采取了“订单前置,场景示范”策略,已签约300余架意向订单,涵盖巡检机、载货无人机、载人eVTOL、“空中120”等场景。

市场验证还需要充分考虑基础设施支撑。据预测,eVTOL充电设施市场将从2025年的2.933亿美元增长至2035年的44.33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1.2%。这意味着基础设施布局将成为eVTOL商业化的重要支撑。

透视eVTOL企业商业计划书:技术、团队与市场的三重考验图3

三重考验下的生存法则

面对技术、团队与市场的三重考验,成功的eVTOL商业计划书需要展现出企业的综合能力。

在技术层面,不仅要关注性能参数,更要重视安全性、适航认证进度与供应链掌控。亿维特航空将动力模块成本占比压缩至32%,这种对成本的控制能力在量产阶段将形成强大竞争优势。

在团队层面,既要展示核心成员的航空背景,也要体现商业运营与产业链整合能力。亿维特团队包括4位正高级研究员及多位运8系列改型项目骨干,平均从业年限超15年,这种“国家队”背景无疑增加了投资者信心。

在市场层面,清晰的场景选择、可行的商业化时间表以及明确的运营模式,比宏大愿景更具说服力。小鹏汇天合伙人林森才表示,他们的飞行汽车产品将在明年第二季度大规模交付,售价在200万元以内。这种具体到时间和价格的信息,更能证明商业计划的可行性。

透视eVTOL企业商业计划书:技术、团队与市场的三重考验图4

随着2025年底首批TC证落地临近,eVTOL行业将进入从研发测试到商业化运营的关键阶段。那些能够同时经得起技术、团队与市场三重考验的企业,将有望在低空经济的万亿赛道中脱颖而出。


【参考资料来源】

《2025中国载人eVTOL行业白皮书》,波士顿咨询

沃飞长空AE200-100载人eVTOL下线报道

亿维特航空A轮融资及技术介绍,36氪

eVTOL充电设施市场分析报告,Future Market Insights

合利智能低空观光案例报道,虎嗅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eVTOL
more
全球eVTOL适航认证竞赛:FAA、EASA与CAAC路径大对比
滴滴出手,正牌“空中滴滴”来了:北京滴滴低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老对手曹操出行已与eVTOL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VOLANT沃兰特VE25 evtol有人驾驶首飞成功
【深度解析】沃飞长空AE200-100:开启大型载人eVTOL技术与商业双冲刺时代
载人eVTOL,一次性奖励1500万
我国eVTOL产业四大重点区域发展现状深度解析
最高奖1500万元!深圳重金扶持eVTOL适航取证
中国eVTOL,走的更快,走的更远
复合翼eVTOL的电池需求及其对动力总成安全性的考量
低空经济新里程碑!国内首款大型载客eVTOL下线,沃飞长空商业化再提速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