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试飞到商业订单,eVTOL低空出行加速驶入现实!

低空产业圈 2025-10-17 07:00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空中出租车”,正悄然驶入现实生活,全球低空经济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

从试飞到商业订单,eVTOL低空出行加速驶入现实!图1

10月13日,亿航智能在合肥发布长航程复合翼无人驾驶eVTOL产品VT35,中国市场售价为650万元,并宣布将在合肥量产。与此同时,小鹏汇天在中东地区斩获600台飞行汽车订单,创下eVTOL领域海外最大批量订单纪录。

短短几个月内,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从有人试飞成功到商业大单频传,行业落地进程全面提速。

01 试飞进展频频

eVTOL领域近期技术验证活动频繁,多家企业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亿航智能最新发布的VT35是新一代复合翼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主要面向跨城市、跨海域、跨山区等中长途空中交通场景。

其满载航程达到200公里,经济巡航速度高达每小时216公里。

从试飞到商业订单,eVTOL低空出行加速驶入现实!图2

沃飞长空面向低空出行研制的大型载人eVTOL——AE200-100则在9月29日于成都下线。该机型采用国内首创“八轴内四倾转”构型,标志着该机体大部段对接和核心机载系统安装工作正式完成。

沃飞长空首席产品官屠强表示,AE200-100的首次载人试飞工作将于近期开展。

作为我国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标杆产品,AE200-100的市场吸引力源于三大核心优势:一是200公里的航程范围,可有效覆盖主流城市圈多样化场景需求;二是采用纯电驱动,运营成本显著低于同体量直升机;三是全国首家、全球第二完成全倾转过渡飞行试验。

从试飞到商业订单,eVTOL低空出行加速驶入现实!图3

在江苏昆山,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营基地也已揭牌试运行,该基地正试飞全球首架获颁“适航三证”的吨级eVTOL航空器——V2000CG“凯瑞鸥”。

作为首个吨级eVTOL测试、生产、交付基地,其投用标志着区域低空飞行服务体系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02 商业大单频传

与技术验证同步的是商业领域的突破性进展。eVTOL企业不仅获得了国内订单,更在海外市场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七月,上海沃兰特航空在首届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上获得泰国泛太平洋有限责任公司500架eVTOL的意向采购订单,总金额达17.5亿美元,刷新中国最大单笔“空中出租车”订单纪录。

此前的记录同样属于上海企业——时的科技于今年7月16日获得阿联酋企业Autocraft的10亿美元意向采购订单,共计350架eVTOL。

小鹏汇天近日宣布在中东地区斩获600台飞行汽车订单,创下eVTOL领域海外最大批量订单纪录。

以单价约200万元人民币计算,此次订单总额预计将达到12亿元人民币。

这一系列大额订单的涌现,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头部eVTOL企业的产品实力过硬,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全球市场对于eVTOL未来前景的认可度不断增加。

亿维特航空也已签约300余架意向订单,涵盖巡检机、载货无人机、载人eVTOL、“空中120”等场景。

其货运机型已与物流企业探索山区及岛链物流解决方案,载人领域则签署30架“空中120”紧急救援订单。

03 取证进程加速

适航取证是eVTOL商业化运营的关键环节。中国民航局(CAAC)把流程压缩到3-4年,远低于欧美6-7年的周期。

亿航EH216-S仅用3年就拿到全球首张载人eVTOL型号合格证(TC)。

2025年3月,中国民航局已受理亿航智能递交的VT35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的型号合格证(TC)申请,目前该机型正处于适航审定阶段。

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的适航认证路径与成功经验,将为VT35审定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助力审查进程高效推进。

沃飞长空是国内第一家由中国民用航空局受理并全面启动适航审定工作的有人驾驶eVTOL企业。

eVTOL要真正实现商业化运营,通常需要获得4项认证,即TC、PC、AC和OC认证。

而最关键的一步是获得OC认证,这是国内包括沃飞长空在内的众多eVTOL生产企业都在努力争取的关键证明文件。

亿维特航空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搭建仿真测试平台,引入民航局委任工程代表(DER)团队,系统验证周期较行业平均缩短40%。

公司联合创始人张智认为,团队民航体系沉淀的系统工程经验,使其在适航符合性设计上具备先天优势。

04 场景全面开花

eVTOL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从城市交通到应急救援,从物流运输到景区观光,覆盖了众多领域。

亿航智能的VT35主要面向跨城市、跨海域、跨山区等中长途空中交通场景。

未来,VT35将与EH216-S协同构建覆盖多场景的低空出行网络,推动无人驾驶器融入日常生活,形成“航空器+场景+生态”的低空经济新模式。

沃兰特VE25-100天行未来将用于泰国、马尔代夫、东南亚、非洲等多地区的低空载人客运、观光旅游、应急救援等场景。

公司合伙人兼高级副总裁黄小飞表示,eVTOL的商业化之路要结合应用场景,海外的市场更需结合人口密度和地理属性来评估。

亿维特航空已设立运营中心,与滴滴出行、建邺开展战略合作,进行低空运营探索。

公司在景区接驳场景与5A级景区运营方达成50架合作意向,首条跨山观光航线计划2026年开通。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也明确了“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的原则,在严控风险、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分类有序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从试飞到商业订单,eVTOL低空出行加速驶入现实!图4

05 前景与挑战

eVTOL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不少挑战。根据波士顿咨询(BCG)的预测,到2040年,全球载人eVTOL市场规模将达到2250亿美元,其中中东地区将达到117亿美元。

国金证券预测,2030年国内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的需求量预计累积达到16316架,涵盖短途定期载客飞行、企业与私人包机、空中游览飞行,以及医疗转运等四类服务。

新华社给出官方指引:中国低空经济规模2023年到2030年翻3倍至2万亿元人民币,对应25%复合增速。

行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适航周期长、供应链成熟度低等现实问题仍制约商业化进程。

目前全球头部企业如Joby、Archer聚焦载人出行,国内厂商如亿航智能、峰飞航空则主攻景区观光与货运场景,而动力系统等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单台电机采购成本高达数十甚至百万元[citation:2。

核心动力系统的自主可控是行业第一个挑战。国内eVTOL电机、电控等部件国产化率尚不足,进口依赖导致交付周期不稳定。

亿维特航空通过EPS系统自研及与定制高倍率电池,将动力模块成本占比压缩至32%。

电池是降本关键。eVTOL对电池要求远高于电动车:能量密度≥250 Wh/kg、瞬间功率密度≥1 kW/kg,且需通过航空级安全测试。

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已量产的280-320 Wh/kg电芯可直接装机,成本曲线与车用电池同步下降,使整机售价从百万美元级降至30-50万美元。

eVTOL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布局,美国Joby Aviation已宣布在英国推出电动空中出租车,并计划在2025年于纽约或洛杉矶启动商业服务。

中国企业在政策支持、产业链优势与资本加持的多重助力下,已经在这一全球赛道上抢占先机。

随着适航取证的加速推进、商业订单的持续落地,eVTOL正从实验试飞快速走向商业化运营,城市空中交通的梦想正逐步照进现实。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eVTOL
more
eVTOL动力系统之争:纯电“原生心脏”与混动“能量桥梁”的适航博弈
电池 / 电驱 / 飞控:eVTOL 专利大战,谁筑起了技术护城河?
最大起飞重量约2.6吨,上汽参投!全球已知座舱空间最大、载荷能力最强的eVTOL在四川自贡完成首次有人驾驶飞行
eVTOL商业化第一战场,是空中出行,还是低空物流?
为多家eVTOL主机厂供货,「电擎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2轮融资,半年累计融资超亿元
行业动态丨时的科技E20 eVTOL完整构型完成载多人飞行试验
深圳第一家eVTOL整机生产企业,打造出全球首款磁悬浮eVTOL
从试飞到商业订单,eVTOL低空出行加速驶入现实!
城市空中交通蓝图浮现,未来五年一线城市每年运行200架eVTOL
破局低空物流!蓝霄航空千万元级融资加速货运版eVTOL量产进程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