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十五五”:金融“活水”支持新型工业化有了“路线图”

展望“十五五”:金融“活水”支持新型工业化有了“路线图”图1

编者按

金秋九月,稻谷满仓。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2023年9月22日至23日,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在京召开,吹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号角。两年来,全国工业战线勠力同心,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撸起袖子加油干,新型工业化取得积极进展,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信息化和工业化加快融合......站在新的起点,适逢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两周年、《新型工业化》创刊一周年,我们特邀请专家学者畅谈新型工业化新进展、新变革,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以飨读者。


受访人:

赵昌文 中山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岭南学院讲席教授

陈彦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田杰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刘志彪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常务院长、教授

路 风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新型工业化》:近期,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金融“活水”支持新型工业化有了“路线图”。请问您对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政策方面,有哪些观点、建议?

赵昌文:《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18条重点方向、关键领域和保障措施,标志着金融将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更重要更关键的支撑作用。

我想特别强调《意见》具体落地时需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如何创新融资模式。新型工业化涉及技术攻关(如半导体)、重资产转型(如钢铁行业)、长周期投资(如工业互联网),传统的信贷模式和单一的融资方式是难以完全满足的,需要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全周期的创新融资体系。高技术企业轻资产、高风险,往往需要债权和股权融资的结合,即使是商业银行的贷款,也要有更多基于专利、数据资产的质押贷、供应链金融以及投贷联动、投贷保联动等方式。二是如何降低融资成本。企业除了“贷款难”之外,还有一个“贷款贵”的问题。企业数字化改造,需要较大规模、较长周期、较低成本的资金支持,这就需要金融创新。企业绿色化转型,可以试点“碳金融”产品,在中国电力成功落地全国首单CCER债券基础上推出更多碳减排挂钩债券,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碳行业转型提供低成本资金;可以探索碳期货、碳期权,帮助企业对冲减排成本波动风险。针对芯片、生物医药等高风险领域,除了传统的私募股权投资外,要大力发展科技保险,推出研发中断险、首台(套)装备保险,降低企业试错成本。三是如何防范金融风险。新兴产业(如光伏、锂电池)也可能出现产能过剩,需避免由此导致的金融风险。为此,要优化监管与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建立“产业-金融”数据平台和“白名单”制度,优先支持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单项冠军企业;实行差异化监管,对银行科技贷款、绿色贷款适当提高不良容忍度;通过行业产能数据共享,避免光伏、锂电池等领域的过度投资。总之, 《意见》 的出台标志着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进入系统化阶段。

陈彦斌:我认为《意见》 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提出了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协同机制与目标。《意见》由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体现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同发力,是以产业需求牵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意见》明确了加强政策协同联动的四大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协同推进、强化政策激励和约束、完善地方政策配套、建立健全风险协同防控。其政策协同的核心目标,是聚焦国家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深化产融合作,提升金融支持强度精度效度,为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第二,提出了一系列围绕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的针对性支持举措。《意见》 明确提出优化金融政策工具支持关键技术产品和攻关,多渠道为科技成果转化引入耐心资本,强化产业链重点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深化基于“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的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健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有关授信管理机制和金融产品服务,推动金融资源向产业集群聚集和专业化发展,推进贸易结算、资金管理、投融资等一系列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举措,支持产业合理布局和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这些支持举措兼具针对性与操作性,既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又通过细化配套措施、确保政策切实可行,为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有力抓手和有效路径。

展望“十五五”:金融“活水”支持新型工业化有了“路线图”图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新三样”成为出口新动能。图为吉利汽车出海的场景。吉利汽车供图

第三,提出了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具体路径 。《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适配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具体而言,一是在宏观层面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为新型工业化提供贷款、债券、股权等多元融资支持。二是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核心技术攻关、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三是优化供应链金融和区域、外贸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四是推进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和传统工业绿色低碳改造。五是积极有序发展数字金融,支持工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加强金融服务能力和长效机制建设,健全金融机构服务制造业的内部机制安排,为新型工业化提供长期稳定金融支持。这些工作路径从战略规划到实施步骤形成了系统化的顶层设计,明确了责任分工和目标,为执行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将有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来源 | 《新型工业化》2025年第9期

编辑 | 办公室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工业 金融
more
【报告】金融专题三:2025金融行业网络攻防演练及重保现状与需求调研报告(附PDF下载)
清华金融评论|梁正、田贵平、宋雨鑫: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多维困境与中国方案——基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的考察
科技金融政策成效初显 科技部将适时推出“创新积分制2.0”
【报告】金融专题二:清华五道口-中国企业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5(附PDF下载)
从五年规划看金融业改革变迁
REITs、PPP、绿色金融:创新融资工具如何盘活低空资产?
智能代理金融的"三重奇点":机器经济时代的破晓
【报告】领导者专题二:世界经济论坛&埃森哲最新白皮书:《量子技术:金融服务领导者的关键战略和机遇》(附PDF下载)
【报告】金融专题二:2025年金融行业大模型应用实践-从“场景探索”到“业务引擎”的跨越(附PDF下载)
2025年成都市第二批科技型企业科技金融资助项目资金有关事宜等|成都科技服务(内含2条信息)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