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怎么建?载体支撑,沿链发力
从单一企业落地到产业集群崛起,需要多长时间?蓬安县给出的答案是3年左右。
在四川蓬安工业园区的四川中兆永烨半导体有限公司,一台台激光切割机与水刀分切机正协同作业,封装测试完成的集成电路板即将发往广东。
中兆永烨半导体是蓬安县3年前引进的南充首家存储芯片封装测试企业,一期项目从签约到试生产仅用时8个月。以该公司为龙头企业沿链发力,蓬安初步形成了从元器件到模组、再到智能终端的产业链。如今,中兆永烨半导体占地130亩的二期项目厂房已全部封顶,投产在即。
而电子信息产业相对成熟的高坪区,同样是以三环电子、弘鑫科技、溢辉电子等企业为链主,推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快速发展。在龙头企业牵引下,川晶科技等企业相继落户,14个相关产业项目扎堆落地。
以柔性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的新型显示产业被视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南充电子信息产业补短板的重要发力方向。今年上半年,熙泰科技南充半导体微显示产业园项目在嘉陵区开工,建设12英寸MicroOLED生产线,填补了南充新型显示产业的空白。此次开工的新型显示产业园,则将成为南充打造新型显示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
企业怎么引?直切核心,注重协同
据介绍,南充市新型显示产业园一期项目占地面积500亩,预计2026年完成建设。而入驻该产业园的首个项目——惠科全色系M-LED新型显示芯片基地项目也于当天同步开工,力争尽早投产。
“这也是南充今年签约的首个百亿级项目。”南充市顺庆区经济合作和外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南充电子信息产业建圈强链、能级提升注入强劲动能。
全色系M-LED新型显示芯片,是一种能够在单个微小的芯片上直接产生红、绿、蓝三原色光,从而实现完整色彩显示的尖端技术。它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核心,对推动AR/VR等近眼设备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南充现有的电子信息产业细分领域,主做组装、配套,附加值相对较低,抢占未来的产业制高点成为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南充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直切“芯片”这一核心领域,才能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惠科南充项目共分三期建设,此次开工的一期工程,设计月产能为15万片。”惠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南充惠科芯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怀亮表示,该基地项目将涵盖RGB外延、芯片、封装等核心环节,助推南充成长为全国显示芯片产业的重要区域,同时有望吸引一批上下游优质企业来园区集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