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物流“飞行架次补贴”模式能否持续?

低空产业圈 2025-10-22 07:00

深圳一条无人机航线飞行超5000架次可获20万元奖励,东莞莞港跨境航线补贴50万元,广州开发区载物飞行每架次补40元……飞行架次补贴能否点燃低空物流千亿市场?

10月9日,《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正式生效,为低空物流企业送来政策“大礼包”——小型无人机新开航线年飞行超5000架次可获20万元奖励,首年总飞行达2万架次再奖40万元。

这并非个例。从广州到东莞,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纷纷推出针对低空物流的飞行架次补贴,真金白银培育市场。

随着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现实,这种以飞行架次为核心的补贴模式正在全国多地复制,但其可持续性也引发行业深思。

低空物流“飞行架次补贴”模式能否持续?图1

01 补贴大战:各地政策全景图

飞行架次补贴已成为各地支持低空物流发展的标准配置。

深圳出台的《实施细则》设置了分级奖励机制:针对大、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每年新开航线飞行超1000架次即可获得35万元一次性奖励,首年企业总飞行架次达2万架次奖励80万元,之后每增加2万架次再追加80万元。

每家企业每年获得的新开航线奖励与总飞行架次奖励之和最高可达2000万元。

东莞也不甘示弱,在《东莞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出,对每条市内航线、跨市航线、莞港跨境航线分别一次性补贴15万元、30万元、50万元。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则推出了更为细化的运营补贴,按照实际运营费用对载物飞行服务进行补贴,对大、中、小型载物无人机分别给予最高40元/架次、30元/架次、20元/架次的运营补贴。

02 补贴逻辑:破解“鸡生蛋”困境

各地政府为何如此热衷于推行飞行架次补贴?背后是对低空经济市场培育的深层考量。

低空物流面临着经典的市场启动困境:没有足够飞行量,就无法验证技术可靠性、降低运营成本;而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又难以形成规模化的飞行量。飞行架次补贴正是为了打破这一恶性循环。

低空物流“飞行架次补贴”模式能否持续?图2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在政策解读中明确表示,补贴旨在“做大低空物流市场规模”,通过设置“新开航线”与“总飞行架次”双重奖励维度,既鼓励企业拓展网络覆盖,又提升单线运营效率。

在基础设施不足的起步阶段,补贴发挥着关键催化作用。据深圳市邮政管理局公布的数据,目前深圳已建成快递无人机运营基地8个,配备无人机175架,开通航线449条。

这些数字背后,不乏政策引导的身影。

03 现实效果:数据背后的进展

飞行架次补贴政策是否真的激发了市场活力?数据给出了部分答案。

2024年深圳市实现无人机物流配送达77.6万架次,今年1-8月,无人机载货飞行架次同比增长57%。同步开通的深圳至珠海、中山和东莞的跨城跨海航线,已实现同城2小时、跨城3小时送达。

货运无人机每日飞行超1000架次,日均运输快件2万票。

这些增长数字表明,飞行架次补贴确实在短期内刺激了市场扩张,为低空物流企业提供了必要的过渡期支持。

低空物流的商业化路径逐渐清晰,这与政策引导的阶段性成果密不可分。

低空物流“飞行架次补贴”模式能否持续?图3

04 可持续性挑战:补贴之后的隐忧

然而,飞行架次补贴作为一种产业政策,其可持续性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是财政压力。深圳的政策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东莞、广州等地的政策也大多设置了2-3年的执行期。短期内这些补贴可能可控,但如果长期依赖,将给地方政府带来沉重负担。

其次是市场扭曲风险。如果企业为了获取补贴而盲目追求飞行架次,而非真正满足市场需求,可能导致资源错配。例如,一些不必要的航线可能被开通,而真正有商业价值的航线反而被忽视。

最关键的是技术进步的边际效应。初期,补贴能明显降低运营成本,但如果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不能尽快实现,一旦补贴退坡,整个商业模式可能面临崩溃风险。

低空物流“飞行架次补贴”模式能否持续?图4

05 未来路径:从“输血”到“造血”

要让低空物流真正实现商业化,必须规划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的转型路径。短期输血是必要的,但中长期必须建立自我造血能力。

深圳的做法提供了参考——其补贴政策并非单纯追求飞行数量,而是注重质量与协同发展。

例如,对获得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的载人eVTOL航空器企业给予15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落地深圳的民航重点实验室最高给予1000万元奖励,这些举措有助于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

技术的持续进步是关键突破口。随着电池能量密度提升、飞行控制系统优化和规模化生产,低空物流的运营成本正在持续下降。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企业已超1900家,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这种产业集聚效应将加速技术创新和成本下降。

多元化商业模式也至关重要。除了快递配送,低空物流还可向医疗急救、应急响应、特种运输等高端服务领域拓展,形成多层次、高价值的商业体系。

深圳已设定明确目标:到2026年底,开通载人、载货飞行等各类低空商业航线1000条以上,建成低空起降点1200个以上,形成“2小时同城、4小时跨城”低空快送服务网络。

飞行架次补贴作为产业启动期的助推剂,其历史使命注定是阶段性的。

未来,随着低空物流网络日益密集、技术更加成熟、商业模式愈发清晰,补贴政策将逐步从台前退至幕后,让位于真正的市场力量。


参考资料

《深圳低空经济新政发“钱”!这四类企业最高可获1500万元资助》

《做大低空物流市场 支持深港跨境航线》

《深圳低空经济新政发布,坪山eVTOL发展再添强心剂》

《深圳:拓展运输场景,重点支持深港跨境航线》

《东莞:打造低空示范交通航线 支持扩大无人机物流应用》

《东莞出台“低空经济14条” 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省首个区级低空航线规划推出》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东莞发布低空新政 一年内将建100个基础设施》

《单项单次最高奖励1500万元!深圳发布低空经济发展细则》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物流
more
当物流遇上AI:解锁物流降本增效的 “智” 胜密码
航天强国目标引领万亿市场规模;低空物流与电力应用场景多元拓展——空天产业生态持续扩容夯实
我国2吨级无人驾驶航空器完成跨城货运,低空物流迎来新突破
深圳今年1-8月无人机载货飞行近55万架次、直升机载人飞行2.1万架次,已累计开通309条低空物流航线,快递外卖“天上飞”成常态
全国首部水上低空物流“交规”昨日发布!为低空经济系上“安全带”,万亿级市场迎来制度性突破
“中国无人物流车没有对手,是真的遥遥领先!”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电商物流解决方案
亚马逊入局!单目HUD+AI加持,AR智能眼镜落地物流行业
【自动驾驶】科普丨自动驾驶领域新观察:技术商业化节奏提速无人物流领域破局者扎堆出现
中国自动驾驶领域迎来最大一笔融资,无人物流车开启三国杀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