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吨级六座eVTOL首次有人试飞完成,1600架订单验证中国低空经济的商业化加速

航空产业网 2025-10-23 09:19

沃兰特VE25-100完成中国首个两吨级eVTOL载人试飞,显示国内客运电动航空已进入适航验证与批产准备阶段。

文章系统梳理其研发、融资、制造与订单体系,揭示eVTOL产业正从技术竞赛转向“合规+产能”的体系化竞争。通过对同类企业与供应链格局的对比分析,本报告为产业参与者与投资方提供了评估低空经济商业化进程的关键参考。

两吨级六座eVTOL首次有人试飞完成,1600架订单验证中国低空经济的商业化加速图1

报告核心价值

阶段性拐点洞察:报告以沃兰特VE25-100两吨级载人试飞为切入点,展现中国eVTOL产业从技术验证转向适航审定与量产建设的关键阶段性变化。

体系化进程解析:通过对研发、融资、制造、订单及供应链的系统梳理,揭示产业链协同、合规体系与产能布局的互动逻辑。

产业比较与趋势研判:结合同类机型与企业的对比分析,总结国内eVTOL产业在构型、适航、市场化路径上的主要趋势,为评估低空经济产业化进程提供参考。

报告摘要

一、核心事件

2025年10月,沃兰特VE25-100在自贡完成首轮有人驾驶试飞,成为国内首个公开进行两吨级载人实飞的eVTOL案例。试飞涵盖人机交互与飞行品质验证,标志机型由遥控试验转入有人验证阶段,为后续适航取证和商业化提供关键数据。

二、制造企业与产品介绍

(一)产品介绍

VE25-100面向区域客运市场,采用复合翼构型,可载1名飞行员和5名乘客,航程200–400公里,巡航速度约235公里/小时。该设计兼顾垂直起降与巡航效率。首架样机2024年下线并完成自由飞行,2025年进入有人实飞测试,正按计划推进适航验证。

两吨级六座eVTOL首次有人试飞完成,1600架订单验证中国低空经济的商业化加速图2

(二)企业介绍

沃兰特航空成立于2021年,专注高安全等级复合翼eVTOL研发。从VE25-X1验证机到AC101研制批样机仅用两年时间,并在设计中嵌入适航体系要求。企业已完成两吨级有人试飞,技术验证覆盖飞行品质与系统稳定性,为适航与商业化奠定基础。

三、企业商业化进程分析

(一)供应链布局:高国产化体系支撑适航验证

VE25-100核心系统实现较高国产化,飞控由边界智控提供,航电由华明航电主供,太航提供三余度姿态系统,微动时空研制一体化舵机。供应体系覆盖深圳、天津、珠海等地,并以自贡基地为总装中心,形成跨区域协同格局。

两吨级六座eVTOL首次有人试飞完成,1600架订单验证中国低空经济的商业化加速图3
“经度”系统供应关系库如下所示,欢迎联系我们试用系统:
两吨级六座eVTOL首次有人试飞完成,1600架订单验证中国低空经济的商业化加速图4

(二)资质进展:适航审定进入关键阶段

VE25-100于2023年9月获TC受理,2024年召开首次审查会议,2025年4月确认G-1与PSCP文件,标志进入符合性验证。有人实飞数据将用于适航分析,验证结果将直接决定量产节奏与市场化进度。

(三)产能规划:自贡基地年产300架

自贡智能制造基地承担总装与试飞任务,规划年产300架,产值约75亿元。已具备研制批样机生产能力,并获得1600架以上战略及意向订单,产能建设与市场需求相互匹配。

(四)融资投入:资本持续加码研发与制造

公司自2021年起完成多轮融资,金额逾1.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华映、尚颀、君联及地方国资。资金主要用于AC101研制、适航验证及量产准备。资本支持强化了技术、制造与地方产业化协同。

两吨级六座eVTOL首次有人试飞完成,1600架订单验证中国低空经济的商业化加速图5

四、同类产品对比分析

(一)技术路线:复合翼与倾转旋翼并行竞争

近两个月内的主要机型包括沃兰特VE25-100(复合翼)、沃飞长空AE200(倾转旋翼)及追梦空天DF600(混动倾转)。VE25-100与AE200均为2.5吨级6座机型,定位城市群客运;前者注重能效平衡,后者突出飞行速度。DF600采用液氢增程方案,聚焦长航程应用。

(二)研发进展:取证阶段成为核心壁垒

VE25-100完成两吨级有人实飞,AE200完成全包线倾转飞行,小鹏汇天“陆地航母”则布局个人出行市场。行业已从技术验证转向适航审定与制造体系建设,竞争重点在法规符合性和系统可靠性.

(三)应用场景:订单集中于客运与救援市场

VE25-100与AE200订单分别超1600架和1000架,主要来自通航运营与金融租赁机构,用于通勤、救援和低空旅游。农银金租、工银金租等机构的介入推动eVTOL资产化进程。个人出行机型订单增长,市场逐渐从概念验证转向场景化运营。

五、产业分析

(一)商业化进程:适航双证与产能建设成焦点

近两个月,沃兰特、沃飞长空等头部企业正将竞争重点从技术验证转向法规合规与制造体系建设。资金投入也相应从早期研发转向航空级合规体系和智能制造基地建设,地方国资和金融租赁机构的加入强化了资金、资质和产能的协同。具备取证进展与制造体系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具有相对优势。

(二)产业格局:政策与资本共促低空经济成型

政策与市场需求共同推动低空经济进入产业化阶段。供给侧方面,头部企业的量产化需求带动了飞控、储能等核心零部件国产化与供应集中化。需求侧方面,客运、救援、旅游成为主要应用场景,金融资本的参与加速了市场化。空域管理与地面基础设施仍是短期商业化的制约因素。行业竞争结构逐步收敛至复合翼与倾转旋翼两种主流形式,市场集中度预计将随适航审定的推进而提高。

(三)配套机会:验证设备与数字化工程成新增长点

产业配套需求集中于先进测试验证体系与数字化工程,包括中高算力的HIL仿真系统、电池模拟器及PLM/代码验证工具的采购。这要求配套企业从通用制造向符合航空级认证体系(如AS9100D)转型。主要机会集中在高安全等级飞控测试、复合材料结构件制造服务以及数字化工程领域。

六、趋势热点与发展建议

(一)核心商业洞见

载人eVTOL领域已完成技术验证,当前进入适航验证与产能落地的双重攻坚期。充足的资金注入(包括金融租赁和国资)正确保合规体系和制造设施的建设。竞争焦点已全面转向体系化工程能力和法规合规性,以实现最终的产能兑现和质量保障。

(二)未来趋势与价值方向

未来2.5吨级机型技术路线将收敛于复合翼和倾转旋翼,首批TC证书有望在2026年前后获批,推动产业进入初步规模化阶段。价值链将向上游的高安全等级飞控、电推进等系统集中。中游配套商需具备航空质量认证,下游则将重点发展低空基础设施、金融租赁和运营服务体系。行业重心正由技术可行性转向“可运营、可量产”的成熟阶段。

两吨级六座eVTOL首次有人试飞完成,1600架订单验证中国低空经济的商业化加速图6
申请演示与订阅

以上分析是航空产业网打造的“经度”系统(“航空航天市场与供应链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或点击阅读原文注册,联系我们进行产品演示。

两吨级六座eVTOL首次有人试飞完成,1600架订单验证中国低空经济的商业化加速图7

——  推荐阅读  ——


更多专项咨询
CHINAEROSPACE.COM



解决方案 | 汽车企业进入航空航天产业


解决方案 | 金融机构如何精准把握航空航天万亿级市场机遇


解决方案 | 航空企业如何为“十五五”规划看清道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eVTOL 低空经济
more
低空经济早报:10月21日
10月31日报名截止!国企广东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19人
宁夏首个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开启低空经济"智管"新时代
蜂巢航宇亮相第七届天津直博会 展示低空经济创新成果
山东省发改委:关于征集山东省低空经济专家的公告
昊舜视讯:引领低空经济新时代,让无人机全自动飞行触手可及
低空经济早报:10月20日
低空经济实现商业闭环!12月广州低贸会开创低空经济发展新路径!
低空经济,江湖争霸:中国民用无人机界的11位掌门传奇
中国低空经济加速崛起,立体交通时代或提前到来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