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共同建设的宁波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启用。具体来看,该创新中心聚焦工业制造领域的实景数据采集、机器人软硬件二次开发、测试认证与商业化应用,依托均胜集团全球各地的工厂场景资源、制造经验与客户生态,打通“技术-产能-场景”全链条,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规模化落地,为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提供解决方案。均胜集团副总裁、均普机器人研究院与普智机器人董事长周兴宥表示:“机器人通用本体与工业场景之间的'最后一公里’鸿沟,是行业规模化落地的最大阻碍。”而解决这一痛点,恰恰是均普智能的核心优势所在。

2、松延动力创始人姜哲源称价格下探将成行业趋势

近日,松延动力正式宣布,将于近期发布全球首款定价在万元以内的高性能人形机器人“Bumi小布米”。松延动力创始人、董事长姜哲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款机器人定价万元以内的核心目的,是通过价格下探触达更多人群、涌现新场景,这是更有价值的方向。“价格下探将成为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未来趋势,未来所有人形机器人公司都会下调价格,最终收敛到合理利润率、合理价格水准。”姜哲源坦言。其介绍Bumi与松延动力旗下高端产品线的区别,主要在定位和应用场景。Bumi是准消费级产品,更贴近家庭用户,而以N2为代表的高端线产品,则更多面向学校等机构采购。

3、中科慧灵机器人进入茶机茶颜悦色门店

茶颜悦色部分门店流出的一段短视频登上热搜。视频中,这位“新店员”动作干净利落、操作有条不紊,仅用15秒就能完成抓杯、加料、贴标、搅拌、递杯的冷饮制作。网友纷纷感叹:“这效率,简直是未来感拉满!”乍一看,这只是吧台上一双忙碌的“机械手”,事实上,它是基于慧灵科技具身智能操作系统HITBOT OS,与茶颜悦色共同开发的“AI奶茶工坊APP”,它不仅让每一步动作更高效、更精准,也让整个门店的运营真正迈入“人机协作”的智能化时代。慧灵自动奶茶机将精准称重与自动出料系统将误差控制在±1g以内,确保每一杯奶茶口感稳定、风味一致,实现“千店一味”。这不仅杜绝了人工操作的口感偏差,还通过数字化管理实现配方精确复刻,提升品牌竞争力与消费体验。

4、透明仿生水母机器人研制成功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陶凯教授团队近日成功研制出一款通体透明、形似水母的仿生机器人。这款被称为“水下幽灵”的机器人隐藏在水中时肉眼几乎无法分辨,能够实现水下环境的智能探测与实时监测。该机器人直径仅120毫米,重量56克,由创新水凝胶电极材料制成,搭载团队自主研发的静电液压肌肉驱动器,可精准模拟水母利用涡环推进的灵动姿态,在水下实现高效且近乎无声的“静默”运行。其整机驱动阵列功耗极低,仅为28.5毫瓦,为长期隐蔽水下作业提供了可能。
5、IDC预测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

国际数据公司(IDC)近日发布的《物理AI 时代来临:仿真先行、云端训练到端侧部署,具身智能机器人迈向高效落地》报告指出,物理AI是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现实世界进行理解、推理、规划并与之交互的模型,它们通常封装在机器人或自动驾驶汽车等自主机器中。物理AI的核心价值,在于赋予自主机器在真实物理世界中实现“感知—理解—执行”闭环能力,使人工智能从虚拟智能向具身智能演进的关键桥梁。IDC预测,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具身智能机器人将成为关键形态,市场占比预计超过30%,引领机器人向通用化与自主化的高阶阶段演进。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