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一体化封装(CPO)技术引领数据中心网络向全光演进

NVIDIA英伟达 2025-09-09 18:00

生成式 AI 的快速普及正在推动数据中心网络需求的指数级增长。光电一体化封装(CPO)技术以其高带宽密度、低功耗和可靠性优势,成为满足 AI 时代网络性能需求的关键方案。CPO 通过光电融合显著提升网络带宽和能效,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和通信时延。


随着技术成熟和产业生态完善,CPO 将在未来几年逐步从试点部署走向规模化应用,支撑 AI 工作负载的扩展和创新。


本文将分享由 IDC 发布的《光电一体化封装(CPO)技术引领数据中心网络向全光演进》白皮书。IDC 预测,2025—2026 年将是 CPO 试点部署的关键窗口,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将率先验证其价值。CPO 技术不仅能满足 AI 时代指数级增长的带宽需求,还将引领数据中心向全光网络演进,成为支撑 AI 普及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基石。


主要亮点提炼


  • AI 驱动网络需求激增:生成式 AI 应用使数据中心网络面临带宽、功耗和可靠性瓶颈。

  • 传统网络架构失效:现有 100G/200G 网络无法满足 AI 集群东西向流量的爆发式增长。

  • CPO 技术优势显著:CPO 通过光电融合提升带宽密度、优化能效,并降低时延与故障率。

  • 市场增长潜力巨大:IDC 预测中国生成式 AI 相关网络硬件支出 2023—2028 年复合增长率达 38.5%。

  • 部署窗口临近:2025—2026 年是 CPO 试点部署的关键时期,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将率先验证其价值。


聚焦于“光电一体化封装(CPO)技术如何引领数据中心网络向全光演进”的前沿趋势,随着生成式 AI 和超大规模 GPU 集群的快速普及,数据中心网络带宽、功耗与可靠性瓶颈日益突出。CPO 技术通过将光引擎与交换芯片集成封装,极大提升带宽密度、降低功耗,并显著提高网络稳定性和时延表现,成为破解 AI 算力扩展限制的关键创新。这不仅对网络架构设计提出新思路,也为开发高性能 AI 应用和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


原文内容摘要


AI 应用普及加速驱动高性能网络需求


  • 生成式 AI 应用快速普及,推动数据中心对高性能网络的强烈需求。

  • 网络已成为 AI 基础设施发展的关键瓶颈,传统的“先算力后网络”升级模式失效,带宽需求快速从 400G 向 800G、1.6T 演进。

  • 预测 2029 年中国高端以太网端口出货量将超过 4300 万个,AI 相关网络硬件支出从 2023 年的 65 亿美元增长到 2028 年的 330 亿美元。


当前数据中心网络正在成为

 AI 效能提升的瓶颈


  • 网络吞吐能力不足:现有 100G/200G 互连已难满足千 GPU 超级集群对东西向大流量的需求,影响算力发挥。

  • 功耗成本高:数据中心能耗巨大,AI 数据中心能耗预计 2022 年至 2027 年年均增长 44.7%,功耗提升带来成本和散热压力。

  • 网络可靠性与扩展性不足:大量光模块和连接器带来故障风险,复杂多跳路径增加延迟,影响训练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CPO 技术加速商用

并引领数据中心网络向全光演进


  • 更高带宽密度:取消前面板可插拔接口,极大提升 I/O 带宽密度。

  • 功耗降低 25%~30%:省去长距离高速电连接和多余中间器件,显著优化能效。

  • 提升可靠性与降低时延:减少故障点,缩短信号路径,提升信号完整性,时延降低可达 3 倍,可靠性提升 10 倍(NVIDIA 数据)。

  • 成本和集成度优势:高度集成简化设计,空间占用减少,长期 TCO 优于传统方案。


CPO 技术的挑战与演进路径

以及部署建议


  • 封装工艺复杂:光器件与 ASIC 共封装对准精度和良率要求极高。

  • 热管理挑战:热功耗集中,需引入更高效散热方案(水冷、冷板)。

  • 维护复杂性:固连设计导致单个故障模块难以热插拔替换,需提升整体模块可靠性。

  • 标准生态尚未成熟:产业链配合和标准互通仍在发展阶段。


给数据中心(云)服务商的建议


  • 部署时机:2025—2026 年为 CPO 试点关键时期,头部玩家 2026 年开始小规模部署,2027—2028 年大规模商用。

  • 适用规模:超大规模、高带宽密集场景优先采用,特别是 AI 训练集群和超大规模云数据中心。

  • 场景选择:AI 模型训练集群、公有云 AI 算力池、高性能计算等。

  • ROI 与 TCO 考量:重点关注长期能耗、运维和空间成本节省,3—5 年内实现正向回报。CPO 不仅节能降耗,还能支撑更大规模 AI 工作负载。


CPO 技术以其高带宽、高密度、低功耗、高可靠性优势,成为应对 AI 时代数据中心网络瓶颈的关键创新路径。预计未来两年内部分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将先行部署,推动数据中心向全光网络演进,支持 AI 普及和数字化转型,成为新的核心基础设施基石。


欢迎深入阅读全文,了解 CPO 技术的最新进展和产业动态,把握未来数据中心网络发展的核心机遇,共同推动 AI 及数字化应用的创新与实践。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并阅读报告全文。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观看 NVIDIA AI 研究负责人 Sanja Fidler、Aaron Lefohn 和 Ming-Yu Liu 的特别演讲中文字幕版,了解他们如何为计算机图形和物理 AI 的下一步发展布局。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光电
more
【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空天光电技术全景呈现,光谱成像/红外探测/激光通信等多个创新成果亮相2025CIOE中国光博会
【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光电芯片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8.19 杭州]诚邀参会:NI测试测量技术研讨会 | 晶圆/光电器件/芯片测试、LabVIEW+全新开源大模型等
智能分选“黑科技”,中科光电引领废塑料高质量回收| ChinaReplas2025展商风采
国合洲际、晶澳太阳能、安徽华晟、阿特斯阳光电力、江苏光伏发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中来股份等专家出席2025SMM光伏产业大会
【光电芯片】国产CPO概念上市公司TOP15 市场表现分析
【展会邀请】Ecosmos诚邀您相约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光电融合革命!6G最大难题竟被这块小芯片解决
预见2025:《2025年中国光电芯片行业全景图谱》
广立微战略并购LUCEDA:共铸光电融合基石,点亮智能未来的“光之路”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