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改版啦!想第一时间接收机器人行业最新资讯,请点击蓝字关注维科网机器人→并点击主页右上角→将公众号设为星标
近日,国产数控系统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华中数控2025上半年度报告出炉。
报告核心财务数据呈现“营收承压、亏损收窄”的特点:该公司营业收入为5.54亿元,同比下降11.91%;归母净利润为-8144.91万元,同比增长23.5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2亿元,同比增长17.38%。对于营收下滑,华中数控解释称,主要受子公司剥离导致合并范围变动、以及外部制裁对海外产线业务的冲击双重影响。但好在净利润亏损实现收窄,盈利能力修复态势已现端倪。

盈利质量的改善在盈利效率指标上进一步印证。该公司毛利率达到35.48%,同比提升2.11个百分点;净利率虽仍为-15.81%,但同比大幅收窄22.46个百分点。
从产品结构看,数控系统与机床领域(涵盖数控系统、电机、数控机床业务)仍是主力。该板块上半年实现收入3.63亿元,尽管同比小幅下降5.24%,但41.55%的高毛利率凸显核心技术壁垒;工业机器人与智能产线则实现收入1.57亿元,同比下降23.31%,18.49%的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其他业务合计收入3436.11万元,同比下降17.33%。

研发投入始终是华中数控的“基石”。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平均比重达20.9%。2025上半年,尽管其研发投入同比下降20.42%至1.75亿元,但32%的营收占比依旧彰显其对技术创新的执着。截至报告期末,该公司累计手握2000余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为业务发展筑牢技术护城河。
国内中高端数控系统的领军企业
作为国内中高端数控系统领域的领军者,华中数控自带“高校基因”,脱胎于华中科技大学,从诞生之初便扎根技术研发的沃土。依托三十年沉淀的深厚技术积累与学术传承底蕴,华中数控坚持“以数控系统技术为核心,以机床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配套为三个主要业务板块”的发展战略,在国产数控装备崛起之路上稳步前行。

提到工业机器人,其旗下华数机器人更是国产机器人赛道的“中坚力量”。
华数机器人不仅是国内为数不多在机器人关键部件,如控制系统、伺服驱动、电机、机械本体和工艺软件等方面,拥有完全自主创新能力与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更凭借硬实力跻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广东七剑客”阵营。
不同于“广撒网”策略,华数机器人以“错位竞争”策略打开市场:瞄准国内制造业对性价比较高的专业机器人需求,把多关节通用机器人产品作为主攻方向,重点研制针对细分领域的专用机器人、创新性新结构机器人、工业级协作机器人、有特色的重载机器人、面向高等院校的开放式终端机器人产品。
目前,华数机器人先后突破400余项核心技术,核心自主创新占比超80%,其自主研发的华数Ⅲ型控制系统,更是突破动力学模型建模及参数精确辨识的技术瓶颈,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国产机器人的“无脑”卡脖子问题。
在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的基础上,华数机器人进一步构建起丰富的整机产品矩阵:成功打造出BR双旋、垂直多关节、水平多关节、SCARA、Delta、特殊系列等六大系列超50种机器人整机,负载范围覆盖1kg至500kg,臂展区间介于500mm至3100mm,可广泛适配3C电子、鞋服制造、汽车零部件、白色家电、精密机加工等众多制造场景。
2025年上半年,华数机器人持续加速产品迭代,重磅推出布智能双臂机器人、70kg负载机器人HSR-JR670-2100、CR系列工业协作焊接机器人、JH系列焊接机器人及船舶便携式专用焊接机器人等新品,进一步拓宽了产品的应用边界。

场景化落地层面,华数机器人同样成果丰硕,已为汽车、高铁、船舶、能源等行业建成多条柔性生产线。以与江西客户的合作为例,双方共建的六套智能车间以“3台高精度智能机床+1台机器人”组成标准化生产小单元,再通过AGV小车实现各单元的智能串联,打造出产业生态链关键结点,最终形成低成本、可复制、可扩张的智能制造生态模式。
具身智能这一前沿赛道,华数机器人已布局并取得进展。2025年上半年,华数机器人的最新动力学研究成果被机器人领域顶级期刊IEEET-RO录用,为具身智能框架下的动力学融合建模高质量数据收集提供了基座技术。
更上一层楼的是,华数机器人入选重庆首批具身智能机器人“揭榜挂帅”项目,标志着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迈出重要战略布局步伐。
华数机器人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早有铺垫。2024年,该公司推出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应用平台,集多模感知、双臂协同于一身,其单臂负载能力可达3kg,适用于多种工业场景;±0.1mm的重复定位精度,能够满足高精度操作需求。

不仅如此,华中数控通过间接持股的重庆鲁班机器人,进一步完善了具身智能生态布局。重庆鲁班机器人凭借自主研发的LB-1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在2024年苹果体系前沿技术争霸赛及创新成果推演赛中,从众多参赛企业中脱颖而出,夺得技术排名第一名的佳绩;其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及磨抛系统,多项核心指标更是超越国外同类产品,为华中数控的具身智能产业链增添了关键一环,形成“技术互补、生态协同”的发展格局。
本月初,华中数控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2025年,其持续进行市场开拓和产品应用场景拓充,布局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领域,包括双臂协作智能工业机器人和复合工业机器人。
写在最后
国家最新发布的数据,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写下了生动注脚: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在政策精准引导下,全国46个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持续发力,已累计建成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与1260家5G工厂,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场景加速普及;与之呼应的是,我国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在全球占比已突破50%,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核心市场。
2025年上半年,这一增长势头进一步凸显:全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达36.93万台,同比增速攀升至35.6%,本土产能持续释放;出口端表现更为亮眼,据海关总署数据,上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量达9.42万台,对应出口金额7.46亿美元,同比激增59.74%,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国际竞争力正快速提升。
随着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迈进,工业机器人也迎来“进化升级”的关键期: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算法持续“迭代优化”,视觉、力觉等多模态感知技术深度“交融共生”,让传统机器人从“精准干活的工具”,逐步蜕变为“能自主决策的伙伴”。
未来,它们不仅能胜任重复作业,更能敏锐感知环境、精准理解任务、灵活应对变化,在汽车装配、3C检测、新能源制造等复杂场景中“大显身手”,成为驱动制造业提效升级的“硬核引擎”。
精彩推荐



联系我们

微信改版啦!想第一时间接收机器人行业最新资讯,请点击蓝字关注维科网机器人→并点击主页右上角→将公众号设为星标
近日,国产数控系统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华中数控2025上半年度报告出炉。
报告核心财务数据呈现“营收承压、亏损收窄”的特点:该公司营业收入为5.54亿元,同比下降11.91%;归母净利润为-8144.91万元,同比增长23.5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2亿元,同比增长17.38%。对于营收下滑,华中数控解释称,主要受子公司剥离导致合并范围变动、以及外部制裁对海外产线业务的冲击双重影响。但好在净利润亏损实现收窄,盈利能力修复态势已现端倪。

盈利质量的改善在盈利效率指标上进一步印证。该公司毛利率达到35.48%,同比提升2.11个百分点;净利率虽仍为-15.81%,但同比大幅收窄22.46个百分点。
从产品结构看,数控系统与机床领域(涵盖数控系统、电机、数控机床业务)仍是主力。该板块上半年实现收入3.63亿元,尽管同比小幅下降5.24%,但41.55%的高毛利率凸显核心技术壁垒;工业机器人与智能产线则实现收入1.57亿元,同比下降23.31%,18.49%的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其他业务合计收入3436.11万元,同比下降17.33%。

研发投入始终是华中数控的“基石”。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平均比重达20.9%。2025上半年,尽管其研发投入同比下降20.42%至1.75亿元,但32%的营收占比依旧彰显其对技术创新的执着。截至报告期末,该公司累计手握2000余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为业务发展筑牢技术护城河。
国内中高端数控系统的领军企业
作为国内中高端数控系统领域的领军者,华中数控自带“高校基因”,脱胎于华中科技大学,从诞生之初便扎根技术研发的沃土。依托三十年沉淀的深厚技术积累与学术传承底蕴,华中数控坚持“以数控系统技术为核心,以机床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配套为三个主要业务板块”的发展战略,在国产数控装备崛起之路上稳步前行。

提到工业机器人,其旗下华数机器人更是国产机器人赛道的“中坚力量”。
华数机器人不仅是国内为数不多在机器人关键部件,如控制系统、伺服驱动、电机、机械本体和工艺软件等方面,拥有完全自主创新能力与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更凭借硬实力跻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广东七剑客”阵营。
不同于“广撒网”策略,华数机器人以“错位竞争”策略打开市场:瞄准国内制造业对性价比较高的专业机器人需求,把多关节通用机器人产品作为主攻方向,重点研制针对细分领域的专用机器人、创新性新结构机器人、工业级协作机器人、有特色的重载机器人、面向高等院校的开放式终端机器人产品。
目前,华数机器人先后突破400余项核心技术,核心自主创新占比超80%,其自主研发的华数Ⅲ型控制系统,更是突破动力学模型建模及参数精确辨识的技术瓶颈,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国产机器人的“无脑”卡脖子问题。
在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的基础上,华数机器人进一步构建起丰富的整机产品矩阵:成功打造出BR双旋、垂直多关节、水平多关节、SCARA、Delta、特殊系列等六大系列超50种机器人整机,负载范围覆盖1kg至500kg,臂展区间介于500mm至3100mm,可广泛适配3C电子、鞋服制造、汽车零部件、白色家电、精密机加工等众多制造场景。
2025年上半年,华数机器人持续加速产品迭代,重磅推出布智能双臂机器人、70kg负载机器人HSR-JR670-2100、CR系列工业协作焊接机器人、JH系列焊接机器人及船舶便携式专用焊接机器人等新品,进一步拓宽了产品的应用边界。

场景化落地层面,华数机器人同样成果丰硕,已为汽车、高铁、船舶、能源等行业建成多条柔性生产线。以与江西客户的合作为例,双方共建的六套智能车间以“3台高精度智能机床+1台机器人”组成标准化生产小单元,再通过AGV小车实现各单元的智能串联,打造出产业生态链关键结点,最终形成低成本、可复制、可扩张的智能制造生态模式。
具身智能这一前沿赛道,华数机器人已布局并取得进展。2025年上半年,华数机器人的最新动力学研究成果被机器人领域顶级期刊IEEET-RO录用,为具身智能框架下的动力学融合建模高质量数据收集提供了基座技术。
更上一层楼的是,华数机器人入选重庆首批具身智能机器人“揭榜挂帅”项目,标志着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迈出重要战略布局步伐。
华数机器人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早有铺垫。2024年,该公司推出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应用平台,集多模感知、双臂协同于一身,其单臂负载能力可达3kg,适用于多种工业场景;±0.1mm的重复定位精度,能够满足高精度操作需求。

不仅如此,华中数控通过间接持股的重庆鲁班机器人,进一步完善了具身智能生态布局。重庆鲁班机器人凭借自主研发的LB-1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在2024年苹果体系前沿技术争霸赛及创新成果推演赛中,从众多参赛企业中脱颖而出,夺得技术排名第一名的佳绩;其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及磨抛系统,多项核心指标更是超越国外同类产品,为华中数控的具身智能产业链增添了关键一环,形成“技术互补、生态协同”的发展格局。
本月初,华中数控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2025年,其持续进行市场开拓和产品应用场景拓充,布局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领域,包括双臂协作智能工业机器人和复合工业机器人。
写在最后
国家最新发布的数据,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写下了生动注脚: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在政策精准引导下,全国46个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持续发力,已累计建成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与1260家5G工厂,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场景加速普及;与之呼应的是,我国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在全球占比已突破50%,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核心市场。
2025年上半年,这一增长势头进一步凸显:全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达36.93万台,同比增速攀升至35.6%,本土产能持续释放;出口端表现更为亮眼,据海关总署数据,上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量达9.42万台,对应出口金额7.46亿美元,同比激增59.74%,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国际竞争力正快速提升。
随着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迈进,工业机器人也迎来“进化升级”的关键期: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算法持续“迭代优化”,视觉、力觉等多模态感知技术深度“交融共生”,让传统机器人从“精准干活的工具”,逐步蜕变为“能自主决策的伙伴”。
未来,它们不仅能胜任重复作业,更能敏锐感知环境、精准理解任务、灵活应对变化,在汽车装配、3C检测、新能源制造等复杂场景中“大显身手”,成为驱动制造业提效升级的“硬核引擎”。
精彩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