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也偶尔会看到关于eVTOL坠毁的事故信息,但昨天看到小鹏汇天X3在长春坠地起火的画面后,这种观感也带来了对设计安全更加重视的信号,因此今天我们老文重发一遍(文末做了一点补充)。eVTOL生产和制造交流活动-苏州9月26日;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哪一家eVTOL整机愿意公开讨论抗坠毁的适航性问题,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个问题讨论好了在资本市场尝不到甜头,若讨论超出了控制反而对自己影响不好,后边还是看各大eVTOL整机在适航过程如何展示和证明吧。除了看eVTOL整机外,NASA也一直在聚焦研究抗坠毁的适航问题,不过还没有得到任何整机的实物支持。第一个聚焦关注的问题是关于结构和人员的安全问题。早在2022年,NASA兰利研究中心的着陆和撞击研究(LandIR)设施就完成了一项关于电动垂直起降(eVTOL)概念整机的全尺寸碰撞试验。其选择了RVLT的复合翼构型作为试验品,对于推进AAM这是一项关键的工作。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电池包抗坠毁的安全风险问题。在与利益相关者交谈后,由于缺乏eVTOL电池的数据,NASA决定将电池耐撞性作为RVLT抗坠毁技术挑战的一部分,并通过实施一项多步骤计划,为社区提供数据。从而解答3个方面的问题:50英尺跌落测试对储能系统(ESS)模块有什么作用?如果在这些条件下测试ESS模块,会出现哪些类型的故障机制?是否有通过测试或配置更改来减轻故障的方法。相比于整机结构的抗坠毁测试支持,关于电池包的抗坠毁性测试得到了EPS的支持。关于单独的电池包跌落测试,全球包括:Archer、Beta、Joby和小鹏汇天均有完成和展示,但这并不意味着满足了最终的适航或者是期望的运行安全水平。国内有的电池单元OEM还宣传自己的电池包是适航级的,也不知道脑子是咋想的,美国EPS支持FAA和NASA搞了多少年航空电池包开发了,都不敢说自己是部件适航级的电池包,无论是整机开发还是航空配套都千万不要蹭热度和过度宣传,踏踏实实的干才是上上策。参考资料:2024NASA储能系统研究的影响测试结果总结(1和2阶段),https://ztxcd.xetlk.com/s/2EatCb;NASA基于复合翼构型开展抗坠毁试验的结果,https://ztxcd.xetlk.com/s/2PRN08。迎加入VTOL圈,成为VTOL分之一VTOL圈2025年规划;VTOL圈2024年年度总结;VTOL圈2025年度企业会员;VTOL圈会员生态(2025);eVTOL进化报告(2023春);eVTOL进化报告(2023夏);eVTOL进化报告(2023秋);eVTOL进化报告(2023冬);eVTOL进化报告(2024春);eVTOL进化报告(2024夏);eVTOL进化报告(2024秋);eVTOL进化报告(2024冬);eVTOL进化报告(2025春);eVTOL进化报告(2025夏);eVTOL基础知识-航电和飞控2025;eVTOL基础知识-电推进2025;eVTOL基础知识-构型设计2025;eVTOL基础知识-市场和运营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