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正在备展的长春航展现场发生了一起意外事件:两架小鹏汇天eVTOL(电动垂直起降器)在双机编队演练过程中相撞后坠机,引发广泛关注。
图自网络
据现场观众及多家媒体报道,当天下午,广东汇天通航在长春航展预演结束后,参与双机编队演练的两架eVTOL飞行器因飞行间距不足发生接触。其中一架飞行器成功正常降落,另一架则在着陆时发生机身受损并起火。现场视频显示,坠机的飞行器燃起大火,但消防部门迅速响应并展开扑救。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安全撤离,相关部门也迅速完成了现场处置工作。
图自网络
有现场观众透露,事故至少导致一名乘客受伤,该乘客已被送医就诊,暂无生命危险。
小鹏汇天回应
小鹏汇天方面已向多家媒体作出正式回应,确认事件属实,并说明:“今天下午,广东汇天通航在长春航展预演结束后,参与双机编队演练的两架飞行器因飞行间距不足发生接触,其中一架飞行器正常降落,另一架飞行器在着陆时发生机身受损起火。”公司强调,“现场人员安全,相关部门已有序完成现场处置工作。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据观察者网引述行业人士分析称,eVTOL作为一种新型飞行器,通常兼容自动驾驶和人工操纵(遥控)两种模式。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航线规划存在缺陷或设备故障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而在人工操纵模式下,则可能存在操作失误的风险。此次事件不仅凸显了低空经济运行环境的复杂性,也为全行业敲响了安全警钟,提醒业内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确保运营万无一失。
关于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汽车
在关注事故的同时,小鹏汇天近期在飞行汽车领域的突破同样引人注目,尤其是其“陆地航母”项目,正以独特的创新理念和技术实力,重新定义着未来的出行方式。
“陆地航母”作为小鹏汇天精心打造的分体式飞行汽车,由陆行体(智能电动车)与飞行体(可分离式eVTOL)构成,巧妙融合了陆地行驶与空中飞行的双重功能。这款飞行汽车的设计独具匠心,它不仅是全球首款能够将飞行体完整收纳于后备舱的汽车,还实现了飞行体与陆行体的快速分离与结合。用户只需通过一键操作,便能在短短5分钟内完成这一过程,极大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在外观设计上,“陆地航母”采用了赛博机甲风格,线条硬朗,充满未来感,行驶在路上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更令人惊喜的是,驾驶这款飞行汽车在陆地上行驶,仅需普通的C照即可,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飞行汽车带来的乐趣。
技术层面,“陆地航母”同样表现出色。其飞行体部分配备了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能够确保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电池管理系统的优化也进一步提升了飞行时长和效率。六桨六轴双涵道的设计,以及主体结构和旋翼采用的碳纤维材料,不仅减轻了飞行器的重量,还增强了其耐久性和抗风能力。此外,便于收纳的可折叠设计,更是让这款飞行汽车在便携性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市场方面,“陆地航母”同样备受瞩目。今年7月,小鹏汇天成功完成了2.5亿美元的B轮融资,为飞行汽车的研发、量产和商业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近日,公司宣布“陆地航母”将于10月在迪拜完成全球首飞,这无疑是对其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的极大肯定。目前,该产品在中国市场已收获近5000份订单,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正式交付,届时将开启飞行汽车商业化的新篇章。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小鹏汇天已在广州黄埔区开工建设“陆地航母”的制造基地。这座全球首个利用现代化流水线进行大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规划年产能达1万台,预计将于今年第三季度竣工。它的建成,将标志着飞行汽车从概念走向现实,为人们的出行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今年3月,中国民航局发布《X3-F型航空器专用条件征求意见稿》,为“陆地航母”等新型飞行器的适航审定奠定基础。6月,小鹏汇天已与山东三家企业签约,计划建设2个飞行汽车应用示范点和不少于10个起降点,推动低空出行商业化试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