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最新资讯,[元璟资本]投资合伙人、原[理想汽车]CTO王凯已入局具身智能赛道创业,目前已完成约5000万美元融资。
创始人王凯(先生):现[元璟资本]投资合伙人,2020年9月-2022年3月期间,担任[理想汽车]CTO(M11),全面负责智能汽车先进技术的研发工作,包括电子电气、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算力平台、LiOS(操作系统)等,曾带头创造了7个月智驾量产上车的奇迹;加入理想汽车之前,曾在[伟世通]工作8年,最高担任伟世通全球首席架构师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总监,是伟世通自动驾驶平台DriveCore的创始设计人;2002年到2012年期间,先后在诺基亚、Detection Technology、大唐微电子、方舟科技等全球多家顶尖技术公司任职,从事研发工作。
另外一位联创则是来自于头部造车公司的辅助驾驶核心技术高管,经历了完整的端到端和VLA的量产交付过程,目前处于休假状态。
目前,公司已获得不少头部机构青睐,元璟资本首轮注资,红杉资本、蓝驰资本等机构进行了第二轮投资,累计融资额约5000万美元,短时间完成两轮融资,可谓“带资下场”。
目前项目仍处于初期,还没有更多信息披露。
小编视角:
“智驾量产+工程落地”复合型经验创始团队是其备受资本青睐原因。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先生)4月底接受腾讯新闻访谈时,提到如今大火的人形机器人,核心观点可概述为: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技术路径高度重叠(“大脑”层面),自动驾驶尚未成熟,人形机器人更无从谈起;目前商业闭环并不成立,没有收入的理想,烧不久。
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共识是长周期和广大前景,对于人形机器人创企来讲,目前生产出人形机器人本体并不难,通过战略合作、实现营收也不难,难在批量化生产和实现场景真正、有效应用;同时号称软硬件全栈自研的技术壁垒仍旧有待商榷,目前来看众多具身智能领域创企并没有哪家实现真正护城河,作为核心瓶颈的机器人“大脑”要想实现突破,仍旧道阻、路长。
有关具身智能创企面临困境、发展乱象等详细解读,已放到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点击后方链接,加入星球查看):【原创】人形机器人创企们,下一阶段的故事怎么讲?
接下来,小编从算力、软件算法、数据、硬件(核心零部件)、工程化等多层面,详细盘点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卡点;并从人形机器人企业产品(进展)、硬件设施(生产能力)、产品落地场景、企业官方宣布量产时间、实际商业化进展、具身智能大模型技术等方面,盘点全球(含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现况。
... ... ...
本文内容仅展示一部分,更多详细解读,点击查看完整版文章:【原创】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卡点(人形机器人创企九死一生),加入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与1100+位行业从业者一起,深度探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

具身智能赛道更多解读:
【原创】浅谈人形机器人创企自研机器人大模型,才是未来唯一出路!!
【原创】车企、产业链公司、智驾领域从业者,疯狂涌入具身智能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