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数千万元融资加持,「镜识科技」以“全球首款双形态家庭机器人BAOBAO”,颠覆四足机器人市场!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10 17:21

近日,镜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镜识科技”)宣布,已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由常春藤资本独家投资,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向技术研发的持续推进与迭代升级,并加快消费级、行业级机器人产品的量产落地与市场交付。


成立于20245月的镜识科技,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已完成三轮融资,此前投资方包括宏润建设旗下宏润时代科技与凯尔达焊接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持续加持,印证了足式机器人赛道的潜力与镜识科技的技术实力。


获数千万元融资加持,「镜识科技」以“全球首款双形态家庭机器人BAOBAO”,颠覆四足机器人市场!图1


▍浙大教授领衔,破解足式机器人核心技术


镜识科技作为一家初创通用足式机器人公司,专注于AI赋能高机动足式机器人运动研发,致力于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引领消费级和工业级机器人技术的革新。


从资本路径看,镜识科技的发展节奏令人瞩目成立仅1个月便完成凯尔达独家投资的战略融资;不到一年时间,又先后获得宏润时代科技和常春藤资本的加持。这种密集的融资节奏在长周期、高投入的硬科技领域并不多见,既反映了资本市场的看好,也体现了公司的技术力。


在核心团队方面,镜识科技由王宏涛教授、金永斌博士两位联合创立。其中王宏涛是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执行主任,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及哈佛大学博士。金永斌是浙江大学博士,师从杨卫院士,于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从事高速足式机器人动力学分析、控制器设计、稳定性评估和软硬件优化。


获数千万元融资加持,「镜识科技」以“全球首款双形态家庭机器人BAOBAO”,颠覆四足机器人市场!图2

王宏涛教授


其研发团队由全球顶尖的AI赋能高机动足式机器人研发专家组成,不仅首次提出机器人耦合动力学理论,还成功研发了相应基础关键硬件、操作系统和控制软件。团队多次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IEEE等顶级期刊上发表成果。


从技术规划看,镜识科技路径清晰2024年致力于具身智能硬件平台系列化;2025年计划实现基础智能体目标,推动三大产品线商业化;至2026年,将针对智能制造、医疗护理等场景构建大语言模型,实现技能从虚拟到现实的转化。


常春藤资本在阐述其投资逻辑时表示“镜识科技是一家正在从产品落地角度出发的机器人公司,镜识科技自研的机器人可微仿真设计软件能够在复杂的约束条件实现多目标优化,找到最优的机器人构型方案。更值得期待的是,镜识机器人未来在商业价值驱动下,利用这套系统更高效地满足多元场景的需求


▍三大产品线直击痛点:覆盖消费、工业、科研,呼应不同市场需求


镜识科技基于市场需求与技术积累,已构建起覆盖消费级、工业级及科研教育市场的三大产品矩阵,展现出全面的技术产业化和市场拓展能力。


消费级市场:未来家庭智能体BAOBAO


面向消费级市场,镜识科技近期推出的“未来家庭智能体 BAOBAO”—— 它是全球首款能在类人形态与四足形态间自如切换的机器人,突破了传统机器人的形态限制。其技术核心在于将两套独立运动学模型整合进单一动力学求解器,使其在四足行走与类人站立之间自如转换,再配合AI 多模态交互技术,能更好地适应家庭这个复杂场景中的各种需求。


获数千万元融资加持,「镜识科技」以“全球首款双形态家庭机器人BAOBAO”,颠覆四足机器人市场!图3

双形态机器人BAOBAO


在定位上,BAOBAO 瞄准家庭全能伙伴:头部 颗广角摄像头 + 360°环形麦克风阵列,让它变身为“移动 KTV”;联动智能家居时,它是“移动控制中心”;与心理健康平台合作后,还能提供专业心灵疗愈。如今通过开放开发者模式与跨界合作,它正不断拓展边界,坐稳“家庭潮流伙伴”的定位。


科研教育市场:黑豹II高机动四足机器人


面向科研教育市场的黑豹II 高机动四足机器人,则展现了镜识科技的“技术天花板。黑豹II整体重量仅38kg、站立高度0.63m,通过结合高精度传感器、先进控制算法以及轻量化材料,实现了运动性能的重大突破。


获数千万元融资加持,「镜识科技」以“全球首款双形态家庭机器人BAOBAO”,颠覆四足机器人市场!图4


研发团队以动力学为核心,借鉴黑豹、跳鼠等动物运动特征,打造出三大技术亮点:用惠更斯耦合摆原理实现四腿协调;膝关节弹簧缓冲器降低能耗;研发“仿跳鼠碳纤维小腿”,在重量仅提升16%的情况下,刚度能够提升135%


如今是全球最快的四足机器人,其奔跑速度已达到10.3/打破了波士顿动力“野猫”保持了十余年的8.89/秒纪录。目前,研究团队已开始下一代“黑豹”机器人的研究,目标速度设定在15/秒。


工业级市场:Apollo四足机器人


在工业级市场,镜识科技推出了专为行业场景研发的Apollo四足机器人,精准适配电力巡检、应急救援、工厂作业等复杂工业场景。该产品在核心性能上表现卓越:续航方面,空载可达5小时,20kg负载下仍能工作4小时;通过性方面,能轻松应对长楼梯、乱石堆等复杂非结构化地形;负载能力方面,站立承重超140kg,行走负载超40kg;环境适应性方面,能在极端低温环境中稳定运行。


获数千万元融资加持,「镜识科技」以“全球首款双形态家庭机器人BAOBAO”,颠覆四足机器人市场!图5

Apollo四足机器人


这些卓越性能有效解决了传统工业机器人“地形适应性差、续航不足、维护成本高”等痛点。其模块化设计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和维护难度,显著提高维护效率,契合当前工业领域“降本增效”的核心诉求。Apollo的推出,为电力、矿山、化工等对设备可靠性要求极高的行业提供了创新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足式机器人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足式机器人行业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的关键期,机遇与挑战交织。从技术发展角度看,当前足式机器人呈现出多学科深度融合的特点,仿生学、经典物理学、材料科学与人工智能正形成强大的技术合力,推动机器人性能持续突破。人工智能的引入尤为关键,通过让机器人对历史经验进行深度学习,实现“条件反射”式的步态调整,这种“AI+动力学”的创新控制模式,有望显著提升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性和运动效率。


从应用场景拓展分析,行业企业普遍采取多元化的产品布局策略,这既考虑了技术实现的可行性,也体现了商业化落地的现实考量。镜识科技的三大产品矩阵正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消费级产品追求用户体验与功能集成,工业级产品注重可靠性与实用性能,科研级产品聚焦技术前沿探索。这种差异化布局反映了企业对不同市场特性的精准把握,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更稳健的演进路径。


然而,行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技术层面,足式机器人在运动效率方面与生物体相比仍有明显差距,这涉及能源密度、材料科学、控制算法等一系列基础问题的突破。商业化层面,如何平衡技术先进性与成本可控性成为企业必须解决的核心课题,特别是在消费级市场,价格敏感度高的特性对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展望未来,足式机器人将朝着具身智能的方向持续演进,最终目标是实现能够像人类一样感知、理解和交互物理世界的智能体。但从当前发展阶段看,行业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需要企业、资本和科研机构形成合力,在技术突破、应用创新和生态建设等方面持续投入,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镜识科技等创新企业的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经验,但其正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仍需要时间的检验。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2025协作机器人厂商“火力全开”:新品卷性能高速高精、大负载突破80kg、集体进军具身智能机器人
正式下场!阿里组建机器人团队
Figure发布Go-Big计划:实现零样本人机转移,人形机器人首次通过人类视频学习自主导航
年入超5亿元,毛利率超65%,国产泳池机器人龙头赴港IPO
Figure三代机器人发布:洗衣洗碗家务全包!网友:非人形没有出路了
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显神威,推动儿童精准外科治疗新突破
2025年高工人形机器人年会,启幕!
缺手!特斯拉推迟机器人的量产
深度拆解Figure 03:人形机器人的3大技术突破,和1个万亿级市场
智元机器人拟赴港IPO!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