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5年9月26日,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isk Sciences编辑部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风险科学系列研讨会“人工智能与风险管理:驾驭变革,智见未来”在清华大学建华楼举办。本届研讨会聚焦于人工智能的风险治理,共邀请了5位国际知名学者作大会报告,分享了人工智能与风险治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问题思考。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何平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经济与社会,但伴随高速发展的风险亟需通过科学治理实现创新与安全的平衡,尤其在金融领域更需以“信任”为核心应对公平性与责任边界等挑战。清华大学依托跨学科研究与学术—业界合作,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风险管理的前沿问题,并期待本次研讨会促进全球合作与共识。

何平致辞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梁正聚焦于中国视角下的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系统梳理了AI在应用拓展、风险表现及治理需求上的新趋势。重点介绍了中国在法律规范、伦理原则及国际合作中的实践经验,并提出技术创新与治理体系应当协同演进,以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梁正演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Flextronics 讲席教授、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系主任李宁聚焦于大模型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对比了人类实验与模型实验在效应大小、显著性及可重复性方面的差异。李宁进一步指出,基于大模型的生成代理能够为人类行为和社会机制的理解提供全新视角,并为大规模实验研究开辟新的可能性。

李宁演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Risk Sciences执行主编冯润桓围绕“人工智能风险的可保性”展开,系统梳理了AI在法律责任、模型偏差及社会性危害等方面的主要风险以及可保性标准。结合历史上从马车保险到汽车保险的演进,提出了AI保险的潜在路径,包括质保认证、行业自保、强制保险及国家风险基金等,为未来AI风险治理提供了潜在发展思路。

冯润桓演讲
慕尼黑再保险全球人工智能保险解决方案部负责人迈克尔·冯·加布伦茨(Michael von Gablenz )和慕尼黑再保险高级研究科学家李园园围绕“人工智能风险的保险化管理”,分析了当前全球AI事故与诉讼趋势,以及政府监管和企业治理的应对方式。重点介绍了慕尼黑再保险在输出错误、歧视风险和知识产权侵权等领域的保险解决方案与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风险转移提升AI应用的信任度和可持续性。

迈克尔·冯·加布伦茨(Michael von Gablenz )演讲

李园园演讲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的风险治理已成为经济、社会与技术研究的关键议题,需要在法律规范、保险机制与跨学科合作中共同推进。本次研讨会聚焦于人工智能风险的识别、治理与保险化路径,不仅为风险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沿思路,也搭建了汇聚政产学研多方智慧的交流平台,为服务国家经济安全与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了新的方案与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