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TOL商业化路径之争:“高端载人”还是“普惠物流”?

低空产业圈 2025-10-13 07:00

一边是载人eVTOL光鲜亮相收获千架订单,一边是物流eVTOL默默耕耘实现常态化运营,低空经济的商业化道路究竟该如何选择?

9月29日,成都金堂淮州新城通航产业园,红色幕布徐徐拉开,一架外形新颖、线条流畅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缓缓驶出机库。这款由沃飞长空研制的AE200-100作为国内首款载客运输eVTOL正式下线,标志着我国载人空中交通迈向新阶段。

而就在不到两个月前,峰飞航空的2吨级eVTOL“凯瑞鸥”成功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从深圳起飞,经过58分钟的跨海域飞行,将物资送达惠州石油平台。

eVTOL商业化路径之争:“高端载人”还是“普惠物流”?图1

一个是高端载人,一个是普惠物流,两条不同的商业化路径,同时呈现在中国低空经济的舞台上。

01 载人eVTOL:高端启航

AE200-100的下线引发了行业广泛关注。这款专为载客运输场景设计的eVTOL,采用国际先进的倾转旋翼布局,兼顾直升机的灵活与固定翼飞机的高效。

eVTOL商业化路径之争:“高端载人”还是“普惠物流”?图2

其机长9.9米,翼展15米,高4.4米,可搭载2-6名乘客,最大航程200公里,巡航速度高达248公里/小时,相比直升机,它具有噪声更低、能耗更小、成本更优的特点。

沃飞长空已为AE200-100突破了49项关键技术,获得380余项国内外专利,其中多项属于首次在国内实现。

更引人注目的是,该公司已锁定超千架、百亿级订单,成都未来科技城的量产工厂已完成主体封顶,预计2026年投产,届时将形成批量交付能力。

这展现了市场对载人eVTOL前景的强烈看好。

eVTOL商业化路径之争:“高端载人”还是“普惠物流”?图3

02 物流eVTOL:务实前行

与光鲜亮丽的载人eVTOL相比,物流eVTOL选择了一条更为务实的商业化路径。峰飞航空的“凯瑞鸥”已取得适航“三证”,成为全球首架拿到“三证”的吨级以上eVTOL航空器。

此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的成功,不仅验证了eVTOL在海洋环境下的技术可行性和运行可靠性,更开辟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商业应用场景。

传统上,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主要依赖船运,单程耗时约10小时,紧急物资和人员才由直升机派送,但成本高昂。

而eVTOL正好能在这种场景中发挥其适应有限起降空间、运营成本较低的优势。

低空物流赛道正在持续升温。亿航智能的VT20系列物流eVTOL也已完成从珠海唐家港至广州的城际往返货运飞行,单程飞行距离83公里,用时55分钟。

珠海市万山区正打造全国首个海岛低空经济综合应用示范区,加密岛际低空航线。

03 商业闭环:低空经济最缺的拼图

尽管技术不断突破,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但低空经济依然面临一个关键瓶颈——商业闭环的缺失。

据虎嗅网报道,eVTOL技术取得进展,但类似二维码“红包雨”的商业化爆发点尚未出现,产业面临“未老先衰”风险。

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在近期的一次媒体交流中直言,低空经济几乎所有参与者都在亏损,当前低空产业普遍缺乏商业闭环,盈利难是主要瓶颈。

从数据来看,这一判断并非危言耸听。被称为“工业无人机第一股”的纵横股份净利润已连亏4年,2024年全年亏损额扩大至3579.17万元。

低空经济“一哥”亿航智能的亏损困境也未化解,在2017年—2023年的七年间,亿航智能累计亏损达12.46亿元。

2025年9月,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出现一宗股权转让项目:淄博高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357.94万元的底价挂牌转让其所持山东福莱特无人机制造有限公司6%股权。

据报道,福莱特2024年营收72.54万元,亏损却高达297.32万元。

eVTOL商业化路径之争:“高端载人”还是“普惠物流”?图4

04 路径差异:两种逻辑的选择

“高端载人”与“普惠物流”的路径之争,实质上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商业逻辑。

高端载人eVTOL着眼于高价值市场。例如,亿航智能已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证),消费者可以在广州、合肥相关运营点体验低空游览、城市观光等商业载人服务。

深圳-广州航线(150公里)预售价达1980元/人次,对标高铁商务座3倍溢价。

这种路径初期主要面向高端旅游、紧急商务出行等小众市场,客单价高,但市场规模有限。

普惠物流eVTOL则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路线——通过切入特定物流场景,解决传统运输方式的痛点,逐步实现商业化。

悦享资本董事长助理、投资总监周欣表示:“海洋场景的运行一定会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他也承认,海洋场景对运输装备要求更高,虽然是低空行业落地的重要场景,但由于技术壁垒高,发展也更需要时间。

05 全球镜鉴:欧美的教训

eVTOL的商业化困境并非中国独有,全球范围内,许多明星企业同样面临严峻挑战。

2025年9月,韩国现代旗下eVTOL公司Supernal暂停研发的消息引发行业震动,这家累计投入超14.5亿美元的明星企业终因商业化受阻陷入绝境。

更早之前,2024年底,德国两家飞行汽车公司Volocopter和Lilium相继宣布破产,截至2025年中,欧盟的“U-Space”(欧洲无人航行交通管理系统)也仍未真正落地。

美国低空经济全村的希望——空中出租车公司Joby在2025年完成了首次跨公共机场试飞。但Joby年营收只有1.5万美元,缺口98.7%,且全靠政府合同。

欧美的教训表明,即使具备技术先发优势,但如果无法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资本对于需要长期培育且前景不确定的“硬科技”产业,其耐心和风险承受力是有限的。

06 中国优势:制造与场景

相比欧美,中国低空经济具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两大优势。

在制造端,中国在电池、高端复合材料等核心环节具备全球竞争力。电池方面,中国占全球主要材料产能八成以上;高端复合材料方面,T800已实现国产化。

在场景端,中国各地区正基于自身禀赋探索差异化路径:川渝主攻山地物流应急、大湾区依托5G-A发展高频配送、长三角复用大飞机产业链制定标准、京津冀聚焦复杂空域安全监管。

这种多元化的区域探索模式,为 eVTOL 提供了宝贵的试错土壤和应用空间。

例如,成都已在载人运输方面先行先试,去年“620首飞”组织了覆盖天府国际机场、双流国际机场以及欧洲中心、青城山等地的城市低空载人出行验证飞行,为AE200-100这类eVTOL的商用模式跑通了空域申请、场站协调等全流程。

eVTOL商业化路径之争:“高端载人”还是“普惠物流”?图5

07 未来之路:协同与耐心

面对“高端载人”与“普惠物流”的路径选择,行业专家认为,两者并非互斥关系,而是可以协同发展。

在“硬科硬客”2025年会上,与会嘉宾指出,发展低空经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绝非一个“五年计划”就能完成。

产业发展需要耐心企业、耐心资本、耐心政府这三个“耐心”合在一起,持续投入、摸索与迭代,才能打造出极具协同性的低空经济产业链。

具体到商业路径,eVTOL应优先切入“时间价值高地”(如机场枢纽通勤、急救),借鉴新能源车从B端公交/网约车破冰路径,协同多区域资源构建“湿地生态”。

同时,借鉴二维码的发展历程——从丰田汽车零部件管理工具到通过春晚“红包雨”成为中国商业基础设施——eVTOL的“红包雨”时刻不会自然到来,它需要被主动设计和创造。

深圳到广州航线预售价1980元/人次,珠海桂山岛的物流配送效率提升约80%——两个数字,两条路径,一个未来。

无论是载人eVTOL的高端启航,还是物流eVTOL的务实前行,商业闭环始终是低空经济最缺的一块拼图。在耐心企业、耐心资本与耐心政府的共同培育下,中国eVTOL的“红包雨时刻”终将到来。

参考资料

《低空经济最缺的一块拼图》,星船知造,虎嗅网

《國內首款載客運輸eVTOL下線!它為何誕生於成都?》,人民网

《2吨级eVTOL突破远海补给场景,物流量产与“载人时代”临近?》,大河财立方

《低空经济正上演生存考验:光环背后几乎所有参与者都在亏损》,新浪财经

《2025中国载人eVTOL行业白皮书》,智云研报

《立足创新让低空经济乘势而起》,经济日报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eVTOL 物流
more
敦豪集团、联邦快递、顺丰、马士基、中远海控、滴滴等33家快递物流企业2025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财报业绩汇总
科技部:正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电力巡检等场景加速落地应用
2025年中国非长协煤物流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及价值链
2025年中国自动化物流设备‌行业政策、发展现状及趋势研判:政策赋能与科技驱动并进,自动化物流设备迈向智能化、绿色化新征程[图]
标准制定|卓翼智能引领低空物流无人机产业迈入规范化新纪元
具身智能落地物流行业的最大难题,被京东物流撕开一道裂缝
无人机配送,物流成本降低30%!电商末端配送迎来低空革命
无人机物流、应急消防、山地运输:成渝低空经济带的特色路径
“空中滴滴”长沙起飞 可提供航拍、植保、物流、清洗、巡检、救援、文旅等8项服务!
机器人场景落地:工业、物流、特种、养老先行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