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吴丽娟供图
中新网浙江新闻10月16日电(王逸飞 吴丽娟)在15日于杭州市西湖区举办的跨国机器人产业对接暨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上,杭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下称“创新中心”)正式发布,标志着该市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构建全国领先的机器人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
该中心由我会会员单位杭州市余杭区海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牵头,以杭州智无际具身智能有限公司为运营主体,联合多家顶尖单位共同组建,致力于通过技术攻关与产业协同,打造开放、融合、可持续的机器人产业创新平台。
杭州市余杭区海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光当日阐释了创新中心的核心技术路径。他表示,创新中心将聚焦“最强本体”和“最强大脑”两大方向进行持续技术攻关。
其中,“最强大脑”旨在解决机器人的智能化问题,致力于构建多智能体协同的认知与决策平台,提升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自主交互与任务执行能力。“最强本体”则专注于机器人结构的模块化设计与精准控制,研发具备高灵活性与可靠性的通用移动与作业平台,为多样化场景落地提供硬件基础。

机器人乐队”亮相。吴丽娟供图
陈光以当日在现场展示的“机器人乐队”为例,介绍了创新中心“以场景驱动技术迭代”的发展逻辑。
“‘机器人乐队’本身不仅是一款可用于全球展演的商业产品,已在文旅场景中实现落地,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研发灵巧手、仿人臂和‘最强大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测试平台,推动技术形成‘场景应用—反馈—研发升级’的正向闭环。”他表示,从文娱场景切入仅是起点。随着核心技术的不断成熟,创新中心将逐步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家庭服务、医疗康养等更广泛领域的深度融合,最终让具身智能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
据了解,创新中心作为浙江大学与余杭区共同支持建设的机器人领域科创平台,整合了浙江大学的科研力量和人才优势,以及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的产业优势,构建了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能够高效协同技术研发、产业发展与政府支持,实现资源有机对接。
未来,该中心将实施“两步走”发展策略。在科技创新方面,持续深耕“最强大脑”与“最强本体”,通过不同平台的叠加组合,赋能多元场景应用。在产业创新方面,通过孵化高成长科技企业、引育产业链关键环节,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提升杭州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整体竞争力。
此外,在同期举办的机器人产业成果展上,创新中心还集中展示了其在工业场景、陪伴场景、娱乐场景等多领域的应用成果。(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杭州市余杭区海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由浙江大学和杭州市余杭区共同支持建设的科创平台,与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运营。创新中心以“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机器人技术创新,引领机器人产业发展”为使命,致力于实现“让机器人更好服务人类”的愿景。中心聚焦机器人“强脑”、“强体”两大技术主线,以机器人高质量产业化发展为牵引,在医疗、教育、娱乐等服务领域进行机器人场景落地探索,致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与产业高地。
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Zhejiang RobotindustryAssociation,简称ZRIA)是在省政府的关怀与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于2015年9月在浙江省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的基础上发起成立的,由著名的机器人专家学者,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朱世强教授发起创建,是省民政厅认定的省内唯一的省级机器人行业组织。协会汇集了省内近300家机器人领域的上下游企业、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是浙江省机器人科技与产业领域的中坚力量。协会为会员提供的服务主要有政策解读、行业研究、标准制定与推广、技术成果鉴定、企业品牌建设、教育培训等,旨在打造一个“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机器人产业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