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机器人产业应用
星球内新增20多门3D视觉系统课程、入门环境配置教程、多场顶会直播、顶会论文最新解读、3D视觉算法源码、求职招聘等。想要入门3D视觉、做项目、搞科研,欢迎扫码加入!

前言
Foreword
当特斯拉Optimus用灵巧手完成电线插拔,当优必选Walker X在工厂拧紧螺丝,灵巧手——这一人形机器人的“黄金接口”,正从实验室走向量产车间。2025年国内灵巧手企业已超30家,既有深耕十年的行业老兵,也有2024年刚成立的新锐势力,勾勒出赛道的激烈态势。
与此同时,全球市场正迎来爆发前夜:机构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将达500万台,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美元,其中灵巧手占整机BOM成本的25-30%。一边是国内新老企业的“近身肉搏”,一边是国际巨头的技术压制与开源突围,这场“手部革命”的格局正在快速重塑。本文将聚焦数家具有代表性的新老企业,从技术路线、产品特点、应用落地等维度,解析其差异化发展路径。
| 本文作者:韩卓洋 编辑:严紫岩
核心要点
•新老玩家各执杀手锏
•海外巨头把价格压到2000刀生死线
•多元路线共生,场景+成本双杀者握钥匙
| 灵巧手企业一览
01
老牌企业:技术积淀与场景深耕的代表
1. 灵心巧手:高自由度技术普惠者
成立于2019年的灵心巧手是老牌纯创企中的技术领先者。其技术路线突破传单一传动模式,采用“直驱 + 连杆 + 腱绳的多传动组合” ,并搭配云端智脑平台以降低适配成本。
其代表产品 Linker Hand 的科研版自由度高达42,能复现人类手部复杂动作,而工业版售价下探至万元级别,大幅降低了高自由度灵巧手的行业门槛,主要应用于高校科研与工业精密装配场景。
根据公开报道,灵心巧手全球高自由度灵巧手市占率曾达 80%,是全球唯一实现千台级量产的企业,第三方测试显示其耐用性显著优于国际标杆产品,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实力与商业化能力。

| 灵心巧手Linker Hand系列灵巧手
2. 傲意科技:从康复医疗到工业服务的跨界强者
成立于2015年的傲意科技是老牌企业中跨界延伸的典范。早期深耕康复假肢领域,其技术路线聚焦于 “高密度触觉传感器集成与跨场景适配” 。代表产品 ROH-AP001 灵巧手能感知 0.1-25N 的压力变化,可精准拿捏玻璃、芯片等易碎品;其轻量化型号 ROH-LiteS 仅重 457g,专为服务机器人设计。傲意科技的产品已供货小米智能家居机器人与现代汽车工厂,其OHand™系列更获FDA、CE认证,出口十余个国家,是少数实现 “国产出海” 的灵巧手企业。
02
中坚力量:创新驱动与快速迭代的典范
1. 帕西尼感知:多模态触觉感知的先行者
帕西尼感知(成立于2023年)虽相对年轻,但在感知技术领域已快速建立起行业口碑。其技术路线围绕 “触觉 + AI 视觉双模态集成” 展开,致力于提升灵巧手在复杂环境下的感知与操控能力。代表产品 DexH13 GEN2四指灵巧手拥有13个自由度,集成了多维触觉传感器与AI视觉模块,能够识别精密零件,在半导体芯片搬运、电子元件装配等场景中表现出色。2025年,帕西尼感知已与京东、深铁集团等达成合作,在智慧安检等场景推进技术落地,并发布第三代触觉产品矩阵加速商业化进程。

| 帕西尼感知科技业内首款多维触觉+AI视觉双模态灵巧手 DexH13 GEN2
2.戴盟机器人:聚焦精密感知的技术创新者
戴盟机器人(2023年正式运营)由香港科技大学科研团队创立,虽运营时间不长但技术积累深厚,其技术路线采用 “毫米级视触觉传感器+力位混合控制”,核心优势在于传感器微型化突破。其代表产品 DM-Hand1视触觉灵巧手 ,搭载全球首款毫米级厚度的视触觉传感器,将传统传感器几厘米的厚度压缩至毫米级,可部署于指尖空间,极大提升了操作灵活性。该产品结合丰富自由度设计,能模拟人手实现精准抓取,在电子装配、科研实验等场景具有独特优势。

| 视触觉灵巧手 DM-Hand1
3. 灵巧智能:仿生架构的量化创新者
2023年成立的灵巧智能是新势力中兼顾性能与标准化的代表。其技术路线采用 “22自由度仿生架构(16主动+4被动+2腕关节)” ,结合双绳驱正反向驱动技术,平衡了操作灵活性与抓取稳定性。其代表产品 DexHand021 Pro仿生灵巧手 首次提出行业“灵巧度”量化指标,集成全域感知系统,在电子元件组装场景中可精准适配不同尺寸元器件需求。2025年5月发布后开放企业级预售,首批订单覆盖高校与工业研发机构。

| 采用22自由度仿生架构(16主动+4被动+2腕关节)的仿生灵巧手DexHand021 Pro
月泉仿生(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仿生结构与驱动技术的深度研发。其技术路线突破传统刚性铰链设计,基于 “仿生拉压体刚柔耦合系统” 复刻人体骨骼肌生物力学特性,通过磁集电驱人工肌肉实现柔顺驱动。其代表产品 Y-Hand M1仿生灵巧手 拥有34个自由度,可完成近98%的人手日常动作,包括穿针线、拧瓶盖等精细操作,具备亚毫米级精度与千克级负载能力,已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推进医疗康复与精密装配场景应用。

03
新锐势力:创新驱动与快速迭代的典范
1.源升智能:高负载场景的破局者
成立于2024年11月的源升智能是赛道的最新入局者之一。其核心团队源自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技术路线延续 “高负载灵巧手设计”,主攻工业搬运等重型作业场景。团队在灵巧手与触觉感知领域深耕十余年,累计发表顶刊论文近50篇,专利数量超100项,技术积累深厚。公司成立后迅速推进产品研发,聚焦港口、物流等重载场景需求,展现了新企业的技术爆发力。

2.舞肌科技:新材料驱动的探索者
舞肌科技(成立于2024年)以颠覆性技术路线引发行业关注。它不走传统电机驱动路径,而是专注于 “形状记忆合金驱动” ,通过SMA材料通电形变直接驱动关节,可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灵巧手重量大、成本高的问题。这一技术路径已被科研验证:形状记忆合金功率密度高、体积小,搭载该材料的灵巧手可实现19个主动自由度,且能集成高密度传感单元。舞矶科技计划基于该技术将产品成本降低 60%,瞄准狭小空间作业场景,预计2026年推出量产产品。

3.曦诺未来:核心零部件的生态构建者
曦诺未来(成立于2024年12月)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技术路线侧重于 “模块化设计”与“高扭矩密度集成” ,产品涵盖高自由度灵巧手、一体化关节模组等。公司致力于为机器人厂商提供高性能电驱解决方案,虽暂未公开灵巧手具体产品参数,但凭借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布局,已跻身具身智能产业链重点企业行列,计划通过模块化产品降低行业集成门槛。

04
国际视野:标杆参照与生态竞合
国际方面,老牌巨头如英国的 Shadow Robot 公司,其Shadow Dexterous Hand以20个自由度和超过100个传感器,长期占据高端科研市场的领先地位。德国的 Festo 则以其气动仿生驱动技术独树一帜,BionicSoftHand等产品在柔性抓取和安全性方面表现卓越。
新兴力量如美国的 TetherIA.ai,由前特斯拉Optimus负责人创立,计划推出低成本开源灵巧手及AI软件栈,试图通过开源策略降低行业门槛。特斯拉自身则从整机量产角度出发,优化灵巧手设计,致力于平衡性能与成本,目标将成本控制在2000美元以内,对产业链成本下探具有风向标意义。
05
结语:共生生态下的竞合之路
国内灵巧手赛道的新老对决,是“技术积淀”与“创新速度”的碰撞。老牌企业如灵心巧手、傲意科技,用可靠性和深度场景理解构筑了行业基石;而新锐势力如源升智能、舞矶科技,则用颠覆性技术和快速迭代能力,为市场注入活力并不断突破成本极限。 在这场没有终局的竞赛中,很难有一家通吃,更可能的未来是一个多种技术路线并存、各类企业优势互补的共生生态。无论是老牌的坚守还是新锐的进取,共同的目标都是让灵巧手真正成为机器人与物理世界交互的可靠桥梁,共同握住开启人形机器人巨大市场潜力的钥匙。
3D视觉硬件,官网:www.3dcver.com
3D视觉学习圈子
星球内新增20多门3D视觉系统课程、入门环境配置教程、多场顶会直播、顶会论文最新解读、3D视觉算法源码、求职招聘等。想要入门3D视觉、做项目、搞科研,欢迎扫码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