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在本周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一组科研团队通过对88名登克希亚疫苗(Dengvaxia)接种者所做的分析发现了一种免疫特征,其可使人们在接种该疫苗后仍易感染登革热病毒。
这些新的发现除了能解答登革热研究中的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之外,还强调了研究疫苗所生成的抗体质量而非仅是数量的重要性。
全球每年有近4亿人感染登革热,而登克希亚疫苗是首个获批上市的登革热疫苗——这款疫苗为已感染登革热者提供了强力保护,但该疫苗基本上已逐渐停止广泛使用。尽管如此,研究人员仍在继续研究登革热疫苗,试图找出与登革热防护相关的因素,因为这些因素或可为将来的疫苗设计提供参考。
为探寻更多的信息,研究作者Usama Ashraf和团队同事分析了88名接种过登克希亚疫苗且有登革热既往感染史人群体内的免疫球蛋白G。
该研究团队检查了接种疫苗前后的抗体谱,旨在寻找接种后仍被感染者与未感染者之间的差异。研究团队的一个重大发现是:那些在接种疫苗后再次感染者的体内会含有更多的无岩藻糖基的登革热抗体(即抗体结构中缺少岩藻糖基)。
研究人员随后在感染登革热的小鼠体内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给予无岩藻糖基化的IgG抗体会促进病毒复制。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无岩藻糖基抗体可通过与细胞中的CD16受体相互作用而令感染扩增。
作者团队写道:“这些结果凸显了IgG1岩藻糖基化是接种疫苗后发生突破性登革热病毒感染风险的一个预测因子。”他们还补充道,CD16也可能为改善登革热免疫反应提供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