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这一12英寸碳化硅衬底加工中试线正式通线

半导体在线 2025-09-26 11:41
浙江这一12英寸碳化硅衬底加工中试线正式通线图1
聚焦AR眼镜关键:SiC光波导技术研讨会
为了推动AR眼镜技术的发展,解决碳化硅光波导和硅碳负极材料等关键技术难题,加强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半导体在线和石墨邦11月7日在无锡联合举办“聚焦AR眼镜关键:碳化硅光波导技术研讨会,欢迎参会、参展等合作。
浙江这一12英寸碳化硅衬底加工中试线正式通线图2
扫码报名参会
9月26日,首条12英寸碳化硅衬底加工中试线在晶盛机电子公司浙江晶瑞SuperSiC正式通线,至此,浙江晶瑞SuperSiC真正实现了从晶体生长、加工到检测环节的全线设备自主研发,100%国产化,标志着晶盛在全球SiC衬底技术从并跑向领跑迈进,迈入高效智造新阶段。
浙江这一12英寸碳化硅衬底加工中试线正式通线图3

 12英寸碳化硅衬底加工中试线研发团队

浙江这一12英寸碳化硅衬底加工中试线正式通线图4

■ 碳化硅产业链设备全覆盖

浙江晶瑞SuperSiC此次贯通的中试线,覆盖了晶体加工,切割,减薄,倒角,研磨,抛光,清洗,检测的全流程工艺,所有环节均采用国产设备与自主技术,高精密减薄机、倒角机、双面精密研磨机等核心加工设备更是由公司历时多年自研攻关完成,性能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自此,晶盛机电正式形成了12英寸SiC衬底从装备到材料的完整闭环,彻底解决了关键装备“卡脖子”风险,为下游产业提供了成本与效率的新基准。
浙江这一12英寸碳化硅衬底加工中试线正式通线图5
随着AR设备、CoWoS先进封装中间基板等新兴应用领域,SiC正逐步成为推动技术突破的关键材料。相较于8英寸产品,12英寸产品单片晶圆芯片产出量增加约2.5倍,能够在大规模生产中显著减少长晶、加工、抛光等环节的单位成本,是大幅降低下游应用成本的关键路径
浙江晶瑞SuperSiC是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4年, 专注于碳化硅、蓝宝石等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已成长为全球知名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供应商。目前,浙江晶瑞SuperSiC已构建涵盖碳化硅单晶生长、晶圆加工到抛光检测的完整技术体系。

晶盛机电是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军企业,在碳化硅领域形成 “设备制造 + 材料生产” 双赛道优势,技术与产能均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 设备端:覆盖切割、减薄、抛光全链条核心设备(如激光切割机、双面抛光机),实现国产化替代,支撑衬底加工成本降低 30%;国内主流衬底厂商均采用其 SiC 单晶炉,8 英寸设备交付量占国内新增产能的 70%;

  • 产能与资本支持:2025 年 7 月,宁夏 56 亿元 8 英寸衬底项目开工,建成后将形成 60 万片 / 年产能,配套晶体生长与外延产线,目标 2026 年 Q2 达产;同时被纳入国家大基金三期重点名单,获超 20 亿元定向投资,用于 12 英寸设备研发与产能扩张。


来源:晶盛机电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立即报名SiC光波导技术研讨会!

浙江这一12英寸碳化硅衬底加工中试线正式通线图6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碳化硅
more
英飞凌碳化硅 SPICE 紧凑型模型:解锁器件优化新路径
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产业链全景图
小鹏汽车与芯联集成联合开发 国内首个混合碳化硅产品实现量产
三安光电:热沉散热用碳化硅材料早已开始研发
AR光波导+先进封装双驱动,12英寸碳化硅静待爆发
国内12英寸碳化硅再迎新突破!
PCIM2025论文摘要 | 太阳能系统的高效率碳化硅 MOSFET 解决方案
碳化硅元器件配套进入“上升通道”
巨头再燃碳化硅之战:Wolfspeed、三星掀起波澜
国内首套全国产碳化硅器件双向超充桩面世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