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师必读:EMC设计的系统化策略与成本效益分析

雨飞工作室 2025-10-12 12:12
EMC设计是电子工程师在设计中遇到常见难题,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1.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2.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所谓电磁干扰是指任何能使设备或系统性能降级的电磁现象。
电子工程师必读:EMC设计的系统化策略与成本效益分析图1
在电子产品的设计中,为获得良好的EMC性能和成本比,对产品进行EMC设计是重要的;电子产品的EMC性能是设计赋予的。测试仅仅是将电子产品固有的EMC性能用某种定量的方法表征出来。

对于EMC设计来讲:
1.应在研发前期考虑EMC设计
如果产品设计前期不考虑EMC问题,仅寄希望于测试阶段解决(表现为通过整改来解决设计成型产品的EMC问题,这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都投入在后期的测试/验证、整改阶段)那么,即使产品整改成功,大多情况下还是会由于整改涉及电路原理、PCB设计、结构模具的变更,导致研发费用大大增加,周期大大延长。只有在前期产品设计过程中考虑与预测EMC问题,把EMC变成一种可控的设计技术,并行和同步于产品功能设计的过程,才能一次性地把产品设计好。

2.应该系统化的进行EMC设计

通过设计提高电子产品的EMC性能,绝对不是企业内EMC专家一个人所赋予的,因为EMC绝对不可能脱离产品硬件、结构等实物而存在。因此,要使设计的电子产品一次取得良好的EMC性能,就需要提高产品设计工程师的EMC经验与意识问题。如硬件工程师,除了原先必须掌握的电路设计知识外,还应该掌握EMI和EMS抗干扰设计的基本知识;PCB设计工程师需要掌握相应的器件布局、层叠设计、高速布线方面的EMC设计知识;结构工程师也需要了解产品结构的屏蔽等方面的设计知识。因为这些共同参与产品设计的工程师,要去实现FMC专家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所提出的意见,就要理解、领会EMC专家所提出的建议的奥秘,并与各自领域的设计特点相结合,将所有EMC问题的萌芽消灭在产品设计阶段。只有所有参与产品设计的开发人员共同提高EMC素质,才能设计出具有高性能EMC的电子产品。

一般电子产品设计时不考虑EMC问题,就会导致EMC测试失败,以致不能通过相关法规的认证。下图概述了EMC、EMI、ESD评审的要点。
电子工程师必读:EMC设计的系统化策略与成本效益分析图2
EMC、EMI、ESD评审的要点
电子工程师必读:EMC设计的系统化策略与成本效益分析图3
EMC、EMI、ESD评审的要点
在ESD防护中,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
1.传导性ESD防护。对静电电流在电路中防护主要使用一些保护器件,在敏感器件前端构成保护电路,引导或耗散电流。此类保护器件有压敏电阻、TVS管等。

2.辐射性ESD防护。对于静电产生的场对敏感电路产生影响,防护方法主要是尽量减少场的产生和能量,通过结构的改善增加防护能力,对敏感线路实施保护。对场的保护通常比较困难,在改良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种叫做等位体的方法。通过有效地架接,是壳体形成电位相同体,抑制放电。事实证明此种方式有效,易于实施。

防护静电的一般方法有许多,包括减少静电的积累;使产品绝缘,防止静电发生;对敏感线路提供支路分流静电电流;对放电区域的电路进行屏蔽;少环路面积以保护电路免受静电放电产生的磁场的影响。有针对直接放电的,也有针对关联场的耦合。

往期推荐阅读

电子工程师必读:EMC设计的系统化策略与成本效益分析图4
电子工程师必读:EMC设计的系统化策略与成本效益分析图5

1.
2.
3.
4.
5.

电子工程师必读:EMC设计的系统化策略与成本效益分析图6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EMC
more
【X-TechCon】干货!资深EMC工程师教你如何玩转天线
嵌入式工程师必修课:浅谈电磁兼容EMC(一)
汽车电子EMC设计测试基础(非常详细的PPT)
今晚8点开播《快速入门EMC分析设计方法》
【技术博客】掌握 PCB 设计中的 EMI 控制之如何为 EMC 设计选择叠层结构
EMC整改,三极管驱动出了问题
EMC案例分享:千兆POE口传导发射问题定位整改
HF每日论文| Intern-S1登顶,Mobile-Agent-v3, LiveMCP-101,Waver,SceneGen
存储大厂首发“High-K EMC”高效散热移动DRAM!
杜克大学、Zoom推出LiveMCP‑101:GPT‑5表现最佳但未破60%,闭源模型Token效率对数规律引关注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